2025年腊月是什么月

在我国,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但具体原因很多人大概并不清楚。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腊月”来自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1、腊祭:

古时,先民通常在年底举行腊祭,目的是为庆祝农业丰收,人们用收获的果实、猎物进行祭祀,感谢自己的祖先和天上的神灵,祈盼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这里的“蜡”与“腊”通假,由这种祭祀主要在十二月进行,这种祭祀被称为“腊祭”,所以十二月也就被称为“腊月”。


2、猎祭:

古时的“腊祭”也称“猎祭”,这是因为腊祭实际上是与猎祭有关。

首先,腊祭时祭品大多是狩猎而来的动物。猎祭也就成为腊祭的重要部分。所以,“腊”与“猎”就互通,有狩猎之意。

其次,猎与腊在时间上相同。 腊祭大多在年底十二月份举行,这时天寒地冻,是冬季狩猎的好机会。因此,人们在年底准备腊祭时,一般要先狩猎,将捕获的动物作为祭品进行腊祭。


这样腊祭与猎祭就在同一时间十二月进行,双方密不可分,腊祭是为了祭祀祖先,而猎祭既有感谢神灵、祈求顺利狩猎,也是为腊祭准备祭品。猎祭、腊祭同在十二月,所以,十二月也被称为腊月。

二、“腊月”来自于历法

古时,根据农历,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而十二月正好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这正是新旧交替的节点。正好腊祭就在十二月举行,后来十二月就被人们称为“腊月”。到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制定历法,明确将十二月称为“腊月”沿用至今。


同时,在民间也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十二月称为腊月来自于“干肉”。这是因为“腊”的本义就是“干肉”。农历十二月天寒地冻冷,正是百姓熏制腊肉,以备过年的时候,所以,熏制腊肉的十二月就被称为“腊月”。

三、“腊月”应注意的禁忌

1、禁说不吉利话

腊月里一般不说不吉利的话,另外,“穷、死、累、饿”等词语也最好不说。说了就不吉利,有可能会灵验。


2、禁损坏物品

腊月里,特别是腊月二十四后,更是禁止让家里的碗、盆等物品破损。古人认为这时破损的物品会让家里的财神流失,只有让物品完完整整才会在新的一年富贵平安。

3、禁婚嫁

腊月是人们祭祀祖先、祈求平安的重要日子,民间有“腊月不嫁女”、“腊月嫁娶,寡妇守空房”的说法。古人认为在这个时期嫁女娶妻就会带走家中的财运和福气,而且这样对女方家庭也是不吉利的。还有腊月里各种庆祝接连不断,这会对婚礼造成冲撞,因此,尽量不要在腊月嫁娶。


4、忌大声说话

腊月是祭祀的神圣时刻,需要保持肃穆宁静,大声说话可能会惊扰祖先和神灵,最后破坏家庭的和谐氛围。

5、忌破土、搬家

这也和腊月祭祀祖先神灵有关,这期间破土动工将惊扰祖先和神灵。腊月也不宜搬家,搬家穷一年,传说腊月各路神仙和祖先要回家接受祭祀。如果这时搬家了,他们就迷路了,回家路找不到了,到处乱跑会引起不吉利的后果。


6、忌破损衣物

腊月祭祖先,祈求神灵保佑,如何这时将衣物破损,容易引来灾害,所以祭祀前,要先注检查自身衣物,保持完整、洁净、庄重。

7、忌给人送鞋

腊月里给人送鞋,可能会给他人带去厄运,这是因为“鞋”和“邪”同音,所以,送礼最好选比较吉祥的物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