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会得小脑萎缩

摘要:小脑萎缩并不等于老年痴呆,虽症状有些相似,但区别还是很大!


近几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展,慢性疾病已经成为老年人患病的常态化,其中就包括小脑萎缩。

相关数据显示,小脑萎缩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小脑萎缩的患病率可达30%以上。而在青壮年人群中,患病率相较于老年人群会相对较低。


研究表明:小脑萎缩在我国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患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小脑萎缩的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数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19%,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3.22%。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患小脑萎缩的概率会更高呢?


其实这跟老年人的机体退化、脑部神经元变化、多种慢性病引起的复杂身体状况有关,除了老年人,也有一些特定人群具有很高的小脑萎缩患病率,如长期饮酒、脑血管病群体等,因此,年轻人也要多留意自身身体状况,预防、降低小脑萎缩的发生。


小脑萎缩究竟是什么病?


准确来说,小脑萎缩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神经影像学的表现,既可见于一些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发生在某些急性病程,与急性小脑、得了小脑炎后期及某些药物中毒,甚至某些临床无症状的人,影像学检查也可见小脑萎缩,尤其是那些老年人多见一些。


小脑萎缩也多指各种原因,如年龄、脑血管病、脑外伤、中毒、遗传、变性病、感染、炎症、肿瘤等导致的小脑容积减少,脑沟加深加宽的情况。

小脑是协调运动、调节肌张力、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在患者出现小脑萎缩时,可能会出现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肌张力减退等症状。


小脑萎缩时需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检查及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血液化验等诊断其萎缩原因,根据原因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


有人说小脑萎缩就是老年痴呆?!老人影响寿命吗?


多数人认为小脑萎缩就是老年痴呆,因为二者的症状差不多。那么,小脑萎缩跟老年痴呆真的是同一种疾病吗?答案是否定的!


小脑萎缩跟老年痴呆不一样,二者的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平衡,所以小脑萎缩的症状表现多为平衡功能障碍,如行走不稳、摇摆不定、容易摔倒,到了晚期甚至会表现为不能行走、卧床等症状。

而老年痴呆则是大脑中与认知相关的主要部位发生病变,如额叶、颞叶、海马等,这些部位病变后减少,可引起智力下降,患者则会表现为记忆逐渐丧失、反应迟钝、定向障碍、个性改变、精神症状、幻觉等。


在疾病晚期,小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的症状往往相互交叉,目前医学上对小脑萎缩与老年性痴呆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难以治愈,只能予以支持治疗延缓疾病进程,并加强护理。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小脑萎缩呢?结局如何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出现小脑萎缩,主要跟老年人群体的年龄增长相关,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人体的身体组织器官都会出现退行性,小脑也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其主要表现就是脑萎缩。

脑萎缩是一种影像学的诊断而非临床诊断,绝大部分患有小脑萎缩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

但如果确诊小脑萎缩后,患者开始出现头晕、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言语不清等症状时,需要医生诊断后采取一些药物治疗,口服活化脑细胞的药物如奥拉西坦、茴拉西坦等,同时进行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家里老年人诊断出了小脑萎缩,一般可能是组织营养不良造成的,因此大部分不会影响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但如果出现小脑萎缩,并且伴有神经方面的炎症或者是神经功能异常,那么寿命可能就会比较短的,一般在5年左右。

但也要注意到个体情况以及个人自身体质的差异性,因此,要带老人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服用药物来缓解。


小脑萎缩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要如何预防


小脑萎缩是否会遗传,主要根据具体诱因而定。如果是正常衰老、外伤或中毒等引起的小脑萎缩就不具有遗传性;有家族遗传性背景的小脑萎缩则具有遗传性。此外,由于脊髓小脑变性症、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等疾病导致的小脑萎缩,这些疾病具有遗传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建议确诊为小脑萎缩的患者要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自身情况后及时治疗,并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要生育后代。


正常衰老

随年龄增长脑部结构会发生变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全脑萎缩。由该种病因引起的小脑萎缩属于病理生理性表现,不具有遗传性。


外伤

脑部受到重创可影响局部脑组织诱发病变,引起小脑萎缩。这类情况属于后天性因素所致,也不具有遗传性。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脑部缺氧严重会导致脑部组织出现萎缩,合并共济失调性症状,不具有遗传性特点。


家族遗传性背景

小脑萎缩也与遗传性因素有关,若是家族中有家族遗传背景者,具有遗传性,多属于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共济失调,不易控制。


关于预防:


小脑萎缩的发病率已经在逐年增加,在身边也会经常见到,且大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体,这种疾病的治愈率非常小,因此在早期最好先做预防。预防小脑萎缩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做好基因检测等方面进行预防。

改善生活方式:日常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油、高热量食物,尽量少饮酒或戒酒,减少脑梗、脑出血等高危因素;适当做一些利于小脑的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


治疗原发病:小脑萎缩跟缺血、缺氧性脑疾病相关,如脑卒中、一氧化碳中毒等,所以要积极配合治疗原发性疾病,防止脑萎缩发生。


完善基因检测:小脑萎缩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脊髓小脑变性就属于遗传疾病。父母可在孕前需做好筛查以及基因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写在最后:


导致小脑萎缩的因素是有很多的。首先要明确具体的病情和病因,针对性的治疗。脑萎缩疾病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