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转业成为必答题,为什么要转业,去掉个体微观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宏观上有三点原因。
1.制度倒逼。每个单位,领导数量都是屈指可数的,你不指挥别人,别人就要指挥你。上升通道拥挤且狭窄,干部结构呈金字塔形状,在制度设计上就是有天花板的,很多人面临非升即走的局面。少数人经过大浪淘沙得到进步,而大多数人被逆向淘汰。以前特别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我还想干,我还能干,为什么要淘汰我。后来想通了,因为这个结构并不需要这么多人,所以不得不走。并不是领导难为你,而是制度设计就是这么安排的。大基数培养的条件下,把需要的人筛选出来,人的分层就结束了。
2.个人试错。一些人走进军营突然发现与个人期盼有偏差,理想与现实落差很大。这个落差可能来自婚恋、来自家庭、来自个人发展现状。面对不如意的现状,选择重新出发。最初大家都觉得自己起码可以干到将军,不干到就是失败。而现实中,多数人只进步到校官,看着离将军很近,其实大家都明白永远没有机会,那只是少数人的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主观上不想长期服役,也只能重新出发。
3.外部引力。一是浓厚的市场经济氛围。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经济活力,还是发展趋势,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或者说他是先进的,而什么什么是落后的。军地对比很明显。我们要承认这个现实。即使不承认,现实也摆在那儿。比如经济收入的差距。人都是有向上的动力的,本无可厚非。二是相对自由宽松。没有更多的束缚,特别是长期在纪律约束下,期盼更加强烈。
如何调节。1.还是要有情怀。升华境界,把目标放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上,多问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真热爱才能真投入,真追求才能真进步,认同这条路就克服万难走下去。反之,带给自己的可能是痛苦,不如早做选择。2.做好比较。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什么是对自己长期发展有益的,就选择什么,这样对单位和个体都好。3.做好个人定位。自己能到哪一步,想到哪一步要一致起来。提前计划,才能从容应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