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11年的百度内部年会上,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身着纯白衬衫与西装裤,笔直的站立在舞台中央,向台下的观众们激情澎湃的描述着百度的光明未来。
他情绪激昂的表示:百度是一家极富使命感的公司,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会赢得更多人的认可,让中国赢得全世界的尊敬。
这一年的百度,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同时股价也创下400亿美元大关,一跃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可谓风光无限。但短短十年过后,百度的市值却依然徘徊在400亿美元,被身为后起之秀的阿里巴巴、腾讯狠狠超越,市值差甚至达到了十倍之多。
十年中不进反退的百度,曾数次押中了未来赛道,却无一例外倒在了黎明之前,因此也被国内网民们戏称为“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那么百度近些年究竟错过了哪些良机呢?
精确布局、集体哑火All in AI是百度之前提出的一项发展战略,意指全方位人工智能,这一战略代表百度将全心全意的转型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范围涵盖到智能驾驶、机器学习以及AI搜索等等。但就百度目前的AI发展现状来看,成绩却不如人意。
比如AI搜索,AI搜索的出现能让用户直达目标,大大提升了搜索效率,但这却与百度的广告营收基本盘相悖。比如传统搜索引擎,在用户输入关键词后,广告商会投资排名靠前的广告位,以或者关注与曝光。但AI搜索却直接给出了最终答案,大大减少了用户停留在搜索页面的时间,导致用户留存时间大幅缩短。
留存时间的缩短无疑是对广告效果的削弱,这一点我们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百度营收就能看出。当季度百度网络营销服务的收入同比下滑6%,反观快手与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的广告收入却出现强势增长。由此可见,无论是用户还是广告商,都更喜欢将注意力投放在这些综合性平台。
2022年ChatGPT迎来了首次亮相,并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剧烈轰动。国内外的所有科技、芯片公司都想搭乘上这艘AI快船,尤其是国内的百度、华为、科大讯飞等公司,更是短期内迅速列出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时间线。
依然是百度,在ChatGPT发布后,立刻紧随其后发布了第一款中文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百度股价也随之飙升至每股160美元的高点,成功跻身至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但在当下大模型多点开花的时代,百度的文心一言却未能保持自身的领先优势,流量更是远逊于抖音的豆包助手以及腾讯的混元大模型等等。
以2024年11月举例,抖音豆包的月活量为59.98M(百万),实现了16.92%的同比增长。但反观百度文心一言却只有12.99M,增速更是低至3.33%。与此同时,业内对于大模型性能提升的期待度也在不断下降,AI商业化的发展道路开始变得更为艰难,文心一言的前景更是堪忧。
在过去的一年中,百度集中火力先后推出自由画布、秒哒等上百个产业应用,试图将AI赋能于制造、能源、交通等各个行业。然而尽管百度在AI商业化道路上已经全速冲刺,但从结果来看却依然无法做到改变整个市场格局,而是只能陪跑,甚至只能做个看客。
截止2024年底,百度文心的日均调用量虽然高达15亿次,但主要集中在产业端。消费者层面的百度APP以及文心一言等应用,却始终难以形成真正爆发性的流量效应。相较之下,抖音豆包月活是文心一言的四倍之多,百度虽然旗下应用丰富,但如何让应用真正普及到用户生活,却是一个大难点。
接下来聊聊百度的自动驾驶,早在2013年百度就开始入局自动驾驶领域。并且自2015年成立L4事业部以来,每年都会投入至少100亿的研发经费,即便是公司严重亏损的2019年,研发经费也在183亿元以上。粗略统计,十年来百度的自动驾驶研发经费至少要接近1500亿。
在这十年间,百度先后推出了阿波龙巴士、共享无人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各类项目。尤其是2018年百度AI开发者发挥上,百度联合厦门金龙历经两年合作研发,推出了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更是取得了全球目光的广泛关注。
按照百度规划,阿波龙巴士是要在北京、武汉、重庆多地陆续完成布局的。但后来由于产品造价过于高昂,落地项目又多由政府承担,商业化前景实在堪忧,最终阿波龙巴士算是彻底淡出了民众视野。
再比如共享无人车,作为百度扎根布局最久的项目,百度不仅布局了无人出租,还研发了无人卡车、无人公交等多种场景,只不过眼下的投资重点放在了无人出租车上。
按照百度官方数据,截至去年一月,百度萝卜快跑总服务量已经超过500万单,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开展了大范围试点。但如今,百度萝卜快跑的商业模式想要完全打通,仍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来适应磨合。
至于智驾解决方案,百度虽然在2018年承诺不会造车,而是只充当智驾方案的供应商。但在2020年,百度还是决定要亲自下场,并于次年成立了汽车品牌“集度”,意为“集百度AI能力之大成”。
但后来由于生产资质问题,百度只能选择与吉利合作成立全新的汽车合资公司,也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极越。更名过后,极越也因为在产品定价、定位等多方面存在严重误判,从而被挤下了新能源汽车的牌桌,最终淘汰出局。
如今的百度悲哀的百度,在过去十年间总能提前押中赛道,并完成精准布局。但落实到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总是意外频出集体哑火,最终面临一无所获的结局。
2017年,正值巅峰的百度公司市值突破到了815亿美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三年过后,百度市值却迅速回落至417亿美元,并至今未能复苏,可谓是跌至低谷一蹶不振。
反观同行的腾讯呢?截止今年2月4日的港股数据,腾讯市值已经来到了4955亿美元的高度。阿里巴巴的市值数据也同样亮眼,市值目前高达2375亿美元。至于百度曾经的对手谷歌,早在2020年的市值就逼近万亿美元大关。
很多人将百度的失败根源归结为竞争,认为是百度竞争不过同行对手,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这种观点未免过于片面,百度的痛点其实是在变现上,这也是百度失败的根源。
李彦宏在搜索引擎完全免费的情况下,决定将百度变为依靠广告收入盈利的公司。2010~2014年间,百度收入来源的99%都来自于在线广告,这些收入既为百度腾飞提供了源动力,又限制了百度的长远发展。
而在过去十年中,百度也曾尝试往社交、电商、浏览器、外卖等多个领域扩张发展。但这些项目不是停滞不前, 就是屡战屡败,结果造就了如今百度的尴尬局面。回望当时那个意气风发、鼎鼎有名的中国第一互联网企业,如今却逐步走向了下滑的结局,未免让人过于唏嘘感慨。
信息来源:
为什么百度总是起大早、赶晚集?
数智研究社:为什么百度总是起大早、赶晚集?
界面新闻:百度自动驾驶10年,研发投入1500亿但走不出商业化困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