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资产重组

据Wind数据统计,2010年1月-2017年11月,A股上市公司累计发生并购规模约为8.16万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规模约为4.12万亿元,占比50.49%,占比相对较高。重大资产重组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会发生重大变化,对二级市场的股价也有着重要影响。那么,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重组对股价短期及中长期影响如何?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研究。

本文在对近两年重大资产重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计量分析找出影响重组业绩的主要因素,然后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层面对重组带来的超额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重组特征出现变化

2016年下半年以来,重大资产重组监管趋严,重组特征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从总量来看,近两年上市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次数和金额较2015年回落明显。

按首次披露日所在年份统计,2016年上市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包括进行中和完成的重大重组事件,下同)的次数下降明显,由2015年的350次降至247次,重组金额也略有减少。2017年折年计算的重组数量和金额较2016年均明显减少,重组数量由2016年的247次降至193次,金额由1.01万亿元降至7763亿元。

把时间拉长看,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和金额在2011年-2015年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5年牛市中,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和金额达到峰值,分别为350次和1.03万亿元,如图1所示。

其次,从行业来看,近两年来,传媒、电子、通信、医药生物等行业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纺织服装、化工、机械设备、有色金属、房地产等行业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

2017年数据截至11月底(下同),传媒、电子、通信、医药生物等行业发生的重组事件数占当年重组事件总数的比例低于2015年。TMT行业(传媒、电子、通讯)属于轻资产行业,并购溢价率普遍偏高,面临商誉大幅减值的风险,监管较为严格,因此活跃度有所下降。医药生物行业前几年并购比较火爆,可以重组的标的已经挖掘比较充分,剩下的机会相对较少。

纺织服装、化工、机械设备、有色金属、房地产等行业近两年发生重组事件数占当年重组事件总数的比例较2015年有所提高。纺织服装、化工、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行业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与近两年来监管层推进供给侧改革,助力去产能、去库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并购重组政策有关。近两年来,房地产企业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行业间横向整合、“大鱼吃小鱼”的合并等并购行为便成为自然选择,因此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

将时间范围拉长,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上市公司共发生1242次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按Wind一级行业分类,工业、信息技术、可选消费、材料、医疗保健五个行业上市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事件的数量相对较多,合计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事件1041次,占比高达83.82%。从每次重组事件的平均交易金额来看,金融、公用事业、房地产、能源等资产密集型行业发生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平均交易金额较高,而电信服务、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等轻资产运营行业平均交易金额较低。

第三,从重组目的来看,近两年以买壳上市为目的的重组事件数量大幅下降。

2015年上市公司发生买壳上市重组事件数量高达31次,2016年和2017年买壳上市重组事件数量分别降至10次和5次。

将时间范围拉长,上述1242次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中,以横向整合为目的的重组事件666次,占比高达54%,多元化战略202次,买壳上市122次,垂直整合74次,占比分别为16%、10%、6%。由此可见,重大资产重组以横向并购为主,多元战略厚积薄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