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陈胜为什么失败

你不一定崇拜陈胜,但你一定知道“苟富贵,勿相忘”这句话。

你不一定了解陈胜,但你一定知道,是陈胜和吴广燃起的熊熊大火,点燃了无数个想要推翻暴秦的心。

问题来了,从起义创造辉煌,到起义失败被杀死,仅仅只有半年时间。

陈胜做错了什么?

毛泽东同志曾经阅览史记的时候,认为陈胜有两大失误。

1、陈胜违背了“苟富贵,勿相忘”这几个字


年轻的时候,几个小伙伴一起,总有人会说:“如果我以后发达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

陈胜也碰到了这样的事情,曾经在田里种地的时候,陈胜感叹道:“苟富贵,勿相忘。”伙伴们都笑了,都是一群种地的农民,做什么富贵前程的春秋大梦。

看到有人质疑自己,陈胜感叹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马云曾说,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此话诚不欺我,马云如果没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梦想,就很难有阿里巴巴这个商业帝国。

两千多年前的陈胜,也有着一个“做王侯”的梦想,但梦想需要土壤。

很快,秦二世提供了土壤。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等人作为征来的兵丁,前往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戍守。很不幸,路遇大雨,超过报道的时限了。按照大秦律:斩!

怎么办,是自动领死,还是就地反了?都是一样的死,反了或许能多活两天,谁不想多活两天?

于是,陈胜喊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啊,都是一样的人,为何我们就只能当死囚?老天瞎了吗?反了吧!

就此,陈胜和吴广等人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史称“大泽乡起义”。

反秦的大旗已经举起来了,鉴于严苛的秦国暴政,百姓苦了很久了!于是,应者云集,陈胜、吴广的人马占据了安徽、河南的大片土地,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于是,下面的人纷纷建议陈胜称王。


陈胜豪气干云,自带“勇者属性”,他也认为到时候了,就此建立了“张楚”,首都陈县(今河南淮阳县),陈胜就是“楚王”。这是第一个农民起义建立的革命政权,意义非常重大,是底层人民发出的呐喊。

陈胜发达了,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以前和陈胜种地的一个伙伴。

一起种地的小伙伴来了,陈胜以故人之礼接待了他,好吃好喝伺候着,还带领其参观陈胜的宫殿。当此人看到陈胜的宫殿、陈设后,惊叹道:你的宫殿好大好漂亮啊!

这个人因为和陈胜的特殊关系,可以自由出入陈胜的宫殿,他非常高兴。欣喜之余,他还同见到的人交流陈胜当年的落魄往事。

终于,有人给陈胜报告了这事:“你的客人不太行啊,很愚昧无知,和别人谈的话会影响你的威信。”

陈胜听完,思索一二,就把这位曾经的伙伴杀了。

从此以后,老朋友们都躲远了,人们再不敢亲近他。大问题已经出现了,可是,陈胜却不觉得有什么,他认为就是应该保持距离。

甚至,当陈胜见到老丈人时,也只是礼貌性地拱拱手,并不参拜。老丈人感叹道:“傲长者,不能久矣!”说完,老丈人拂袖而去。

毛泽东看到这一段时,直接批了两个字:一误。

这段描述陈胜的内容对毛泽东影响很大。

新中国解放后,1950年的9月,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毛泽东亲自参加,现场掌声雷动。

突然,一位戴眼镜的代表冲到了前面说到:“老毛,你胖了呀,胖多了!”这让大家一惊,这谁啊,敢这样说话?

毛泽东愣了一下,很快认出了这位同志:“罗瞎子,是你呀!”

两个人,一个称呼对方为“老毛”,一个称呼对方为“罗瞎子”(本名如此),这让很多人诧异,现场氛围怪怪的。

罗瞎子兴奋地说道:“老毛,想不到你还记得我。”

毛泽东说道:“苟富贵,勿相忘吗。我不是陈胜王,我是毛泽东,还是那个老毛。”

.....

一切说明,看不起曾经的小伙伴,就是看不起曾经的历史。这样的人,不敢靠近。毛泽东做得非常好。

2、陈胜管理出了问题,滥用人才


一个组织,在规模小的时候,好管理,靠人情也好,靠领导魅力也好,都可以。

但是,当组织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不可粗心大意了,否则,翻船是大概率的。

陈胜的张楚在扩张的时候,让吴广西征荥阳时遭到了失败。这对一个创业团队影响很大,但影响更大的却是另外一件事:人才的管理。

英明的领导绝不会“任人唯亲”,而是要根据才能,进行合理的安排。显然,陈胜在这一点上做得极其糟糕。

在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这么一段,陈胜让朱房掌管人事,这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影响将领们的升迁。这个关键职位,非能力强者不能用。从后面看,朱房差得太远了;陈胜又任用胡武担任纠察官员,监督官员的行为,避免有人做出出格的行为。事实说明,胡武此人也不行。

这两人实在不是个玩意,作威作福,专权至极,听话的,给个好位置;不顺从他们意愿的,随意治罪,连司法部门都不送。

关键是,陈胜对这两人还无比的信任,这两人说啥,他就信啥。

将领们在外攻城略地,用生命为起义军打造 灿烂的前程。但是,陈胜身边的人却拿出各种理由治罪于他们,有的被杀了,有的被罚了。

如此情况,让大家非常失望,一些人不再为陈胜效力,效力的人也不再忠心,而且过得小心翼翼。

正如司马迁书中所写:“诸将以其故而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毛泽东看到这一段时,批注道:二误。


如果你是陈胜的干将,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你会怎么想?

这就和现在的公司一样,公司的制度不公平,能干的人得不到升职加薪,溜须拍马的人青云直上,那么,能干的人只会有一个选择:离开,要么更换门庭,要么自己干。

当时的陈胜,因为滥用人才,导致了混乱的局面,派往各地的将领开始有了小算盘,既然陈胜王都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何,这个“王”就不是自己呢?

向北攻城略地的大将武臣,自立为“赵王”,不和陈胜玩了;陈胜曾经的部将韩广,在攻打完燕地(河北一带)后,自立为“燕王”;攻打了曾经魏国土地的周市,倒是没有称王,自任为相,扶持了魏国后裔当“魏王”。

秦朝廷高兴了,怕的就是陈胜集团的团结,既然如此分散了,反扑变得容易了。

公元前209年十二月,陈胜遇到了最大的挫折,因为底下人员离心离德,陈胜不得已亲自率领军队和前来的秦军对垒,结果大败,就此从陈县退到了城父(安徽蒙城西北)。

不久之后,陈胜被手下的车夫杀死。

大英雄陈胜,从起义创造辉煌,到起义失败被车夫杀死,仅仅半年时间。

让人唏嘘不已!

车夫为什么会动手?为了秦国的赏金。这也间接说明,陈胜笼络人心的本事不行,团结人的能力有点差。

尽管陈胜失败了,但是,启动了反秦的按钮,天下有志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包括后来的刘邦和项羽。

如果起义军是大秦的掘墓人,陈胜就是率先挖坑、率先倒下的那一个先烈。

总体说来,陈胜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也没挖掘出能人干将,他不懂管理,不懂大势,他不缺的只有勇敢,但是,仅靠“勇敢”,一定走不远。

看他之后的刘邦,同样是农民出身,却能对跟随自己的小伙伴重重封赏,一个个都成了王侯将相;对于有才能的韩信、张良、萧何用到了最佳,最后取得了天下。

从古至今,无论建立王朝,还是管理公司,有一件事还是没有变:会用人者,才会创造更大的辉煌。


从毛泽东的批注来看,陈胜的失误就两个,一是杀了老乡,自绝于人民,脱离了群众和最牢靠的支持者;二是任用庸人,让有功之人得不到封赏,无功听话会拍马屁的人却如鱼得水,这很致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