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晚上不做梦

你有没有听过身边人这样抱怨:“昨晚做了一夜的梦”“每天都做梦,睡醒后感觉更累了”……

人们常把做梦和睡眠质量关联起来,但“一夜无梦”就代表睡得更香吗?

总是做梦,意味着没睡好吗?

事实上,几乎每个人每天睡着后都会做梦。一般认为,梦是正常健康睡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记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脑电波状态,人的睡眠周期大致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

睡眠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轻睡眠,肌肉活性降低,偶尔有肌肉抽搐;

第二阶段:呼吸、心率减慢,体温轻度下降;

第三阶段:深度睡眠开始,大脑产生较慢的脑电波;

第四阶段:深呼吸,呼吸节律稳定,肌肉活性受限,脑电波以δ波为主;

最后是快速眼动睡眠,脑电波加速,进入梦境,肌肉松弛,心率增快,呼吸浅而急促。

无论是深睡眠期还是浅睡眠期都会产生梦境,只是我们能够记得的梦更多出现在浅睡眠期,所以做梦和是否进入深度睡眠并没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有人经常做梦?有人从不做梦?

年龄影响

人们对梦的回忆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该系统自出生后持续发育到成年早期,之后放缓,因此在童年晚期和青春期早期会记得更多梦的内容

性别因素

女性往往对梦的内容更感兴趣,潜意识中乐于记忆。

性格特

想象力丰富的人更有可能做生动的梦,并在醒来时记住。

睡眠状态

夜间容易醒来的人,对梦境的记忆更清晰。

经常做噩梦,可能是身体有问题

有时我们会经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梦,如反复噩梦、梦境中出现身体疼痛或伤害等,这些现象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

01低血糖

如果夜间低血糖发作,可能会在凌晨惊醒,伴有做噩梦、出汗、心悸、手足颤抖等情况。

02睡眠呼吸暂停

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睡觉时如果时常出现呼吸暂停等情况,会使人感觉胸闷,从而引起噩梦。

03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更可能出现呼吸问题,会导致大脑供氧量降低,引发噩梦。

对于失眠多梦者,专家建议,临睡前最好不吃东西,平常多增加体力活动,但睡前两小时不要剧烈运动;保持卧室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并保持相对安静;避免长期精神压抑或过度紧张;可在睡前抽出5~10分钟冥想,释放压力。

来源:浙江医院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做梦# #深度睡眠# #低血糖# #睡眠呼吸暂停# #心脏病# #健康真探社# #健康科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