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要做君子

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就是在中国与国外进行的一系列外交舆论中,我们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有些人会说,我们现在面对着很多不友好的声音,而面对那些很流氓的态度,我们当君子没有意义,面对流氓,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到底是不是这么考虑问题?这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面对这么一个不简单的事情,我们要根据对手,根据环境,根据我们自身的状态,有一个充分的考虑。

很多人在描述外交舆论战的时候,都会提到这个话题,既然对方已经表现得如此无礼,我们过去的一些外交辞令又太温柔,太程序化,很多人在描述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舆论战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过去的外交说法一些辞令太温柔了、太程序化了,我们面对流氓需要强硬,面对流氓当君子,讲道理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自己也要当“流氓”。

其实这些观点至少说明一点,就是很多人认为舆论战方面,我们的力度和国家现有的实力,已经完全不相符,也跟广大老百姓的愿望不相符,我们都希望改变这个现状,对外强硬一点,大伙儿才觉得不委屈。一个不可忽视的实际情况是,特朗普当政这几年,中国受到的外交挤压,会比以前更强硬一些,所以,有这样的情绪一点都不奇怪。

然而,围绕着我们如何反应,就产生了相关的一系列争论,比如说面对国外对中国的抹黑和谣言,我们是不是可以使用谣言进行回击?面对敌人的抹黑,我们是不是同样地可以抹黑回去?面对一些丧失人性的攻击,我们的回击是不是也可以同样的残酷、没有人性?比如说对其他国家,我们是不是也该偶尔地幸灾乐祸一下?

其实,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外交舆论战也是一种战斗,我们在战斗中,当君子还是当小人,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一个非常讲策略的问题。

首先说,面对流氓,能不能讲道理这个问题。那要怎么看,如果你赤手空拳讲道理,那肯定没有任何用处,但是如果你本身实力强大,把实力拎出来之后,对方能够冷静下来,这个时候我们讲道理未尝不可。实际上,看我们的历史,这么多流氓,也是我们讲道理,讲出来讲服的,不管是我们内战中,还是我们在国际舆论中。

比如说我们在这个朝鲜战场上,抓到那些美国的,或者是带回来的战俘,我们是不是通过讲道理感化,使对方发生改变的?包括抗战的时候那些日军那些战俘,原来有些人是不是流氓?但是在战俘营中是不是发生了转变?如果我们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讲道理,是不是对我们自个儿的感染力,对我们自己的实力太没有信心了?

当然,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必须讲道理,都必要讲道理的。你不讲道理可以,但是关键在于,你怎么去表现你的不讲道理,举个例子,路上遇到一条疯狗对着你叫,你当然没法跟它讲道理,但是你是选择给它一棍子把它打跑,还是趴下跟它对着叫?

实际上我们很多网友,面对国外的一些谣言,能够想到的回击态度不是把狗打跑,而是趴在地上,跟疯狗对着叫,你疯我也疯,你说谣言我也说谣言,你脏我也敢脏,我比你更脏,但问题是,你跟对方吵完之后,在其他国家在路人眼里,你自己又是什么?也许吵完之后其他国家不会信任你的敌人,但他们也不会觉得你的形象比你的敌人好到哪去。用自悟的手法进行舆论战,对付敌人的诬陷,实际上,对方可以不战而胜。

那么,为什么有些国家就敢于不顾形象,敢于使用洗衣粉这样的手段进行造谣?他们不用顾忌颜面吗?如果说他们不用顾及颜面,中国为什么要顾忌?这要从好几个角度去看手法选择问题了。

首先,我们要看舆论战的目的是什么,打击对手的形象是不是目的?对有些国家来说,确实就是,比如对美国,他只要能够打击对手就可以了,对中国来讲,恐怕就不是一个目的,而只能是手段,因为中国跟美国条件还不一样,中国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进一步获取信任和话语权,而美国不用啊,美国在全世界把控着经济、政治、军事这些实力,对全世界形成广泛的控制,当然也可以控制全世界舆论走向。

换句话讲,他不怕自污,他损失形象之后,他损失得起啊,而且他有大把小兄弟帮他洗地,我们有吗?我们没法跟美国人比这个。就好像一个有钱人可以随便乱开车,不在乎撞坏一辆法拉利,而你的家底不够厚实,你跟对方拼消耗,你能不能拼得起?而且美国的做法,目前已经让美国的国家信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至少CNN这些媒体,在中国很少有人信了。难道我们要学美国,跟着一起损失我们的国家信誉?

所以,当我们必须强硬反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出手必须稳、准、狠,让对方真正知道,冒犯中国必须付出代价,同时我们也要控制一下,我们自个儿进行舆论战,消耗和成本又是什么。再有一个就是特别要注意国际环境。

在国际关系中有一个理论是安全曲线理论,并且涉及到两个点,安全临界点和绝对安全临界点,当一个国家处在安全临界点之下的时候,周边国家认为这个国家没有威胁,他怎么发展怎么说,我都不在乎,而中国应该已经跨过了这个安全临界点,至少周边国家拿我是没办法了,不可能威胁到我的安全,现在中国跨越了安全临界点,又没有跨越绝对安全临界点,在安全曲线理论中,这个位置恰好是快速发展,最容易受到邻居猜疑的一种位置。而美国已经超越了绝对安全临界点,是一个怎么说怎么做,周围邻居都只好服从的地位。

所以,双方的地位不一样,那么我们要的,跟美国的不同,美国可以挥霍自个儿的国际信誉,中国还要争取自己的过去信誉,同时要消除周边国家对我们的困惑,对我们的紧张,对我们的疑虑,这就是环境差异。所以,我们和美国的舆论战措施如果对等的话,效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判断外交舆论战的胜负得失,靠的又是什么?其实就是看经过这场较量,国际环境对我们是比以前更有利,还是更不利,支持我们的国家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特别是要看长远的得失,而非眼前的国内媒体的赞誉,有技巧、有策略的反击,不是隐忍,我们不当小人,绝不是我们跪下,而如果我们采取毫无章法的应对,只是用我们自己的错误,让对方犯了致命错误之后,还能获得重新喘息的机会。

所以,中国真正需要的,是一次一次外交的胜利,用对方的失误在舆论战中,帮我们打破围堵,让一带一路能够顺利地走下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