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早点带他去拍个片子?他以前一直说头疼,可就是不去看,说是年纪大了血压高,现在一查,说脑里有东西,已经压到神经了。”
门诊走廊外,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穿着蓝白格子的外套,抱着病历,站在角落里低声跟护士台的人提着疑问。
她的脸色发白,眼里是没掩住的懊悔。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可能两三年前就有迹象了,只是她以为那只是普通的老年性头痛。
大多数人都对头痛有认知错误。在他们心里,头痛归头痛,发点热、眩晕、用眼过度、精神紧张,归因方式很多。
一大半人都不会联想到头痛跟脑部结构变化有关系,更不会想到持续或者反复的局部头痛是神经压迫或脑内压力改变引发的结果。
更不觉得一场痛能跟肿瘤扯上边。其实这就是问题的根本,太多人认为头痛是表象,却不追查根源。真正和脑部病变有关的头痛,并不是靠止疼药能解决的事,关键是发现早。
有一种头痛,和血管没啥大关系,也不是典型的紧张型或偏头痛,这种头痛多出现在清晨刚醒来的时候,甚至在床上还没坐起来,头部就感觉钝痛。
这种痛不是跳痛,也不是钻痛,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压力感,像是脑袋里某一部分膨胀了。更奇怪的是,起床后站立一段时间,症状会有所缓解,但不久又会出现。
这种现象其实是颅内压间歇性升高的表现。人在睡眠中大脑静脉回流变慢,如果颅内有占位性病变,哪怕只有一厘米的体积,也能造成局部循环压迫。
临床上不少脑瘤病人早期就是这种早晨性头痛,却被当成睡姿问题、颈椎病或者压力反应处理了。
另一个信号是头痛位置固定而且频率越来越高。普通的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它的发作部位是游移性的,可能这次是前额,下次是太阳穴,再下一次是后枕。
但如果某种头痛总是集中在一个点,比如左额角、右侧颞区、枕部靠近耳后等,而且一周出现三次以上,说明可能和局部脑区压力变化有关。
有数据能佐证这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做过一项统计,在120例脑内胶质瘤患者中,有78人(占65%)在早期发病阶段有固定区域反复头痛症状,而这部分人群中有接近一半没被及时识别,直到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才被送诊。
还有个容易被大家跳过的症状是头痛伴随视力模糊或看东西重影。这不是眼睛出问题,而是视觉神经受到了压迫。
特别是位于枕叶或靠近鞍区的肿瘤生长,最容易牵涉视神经交叉。不少患者在初期还以为是眼压升高、白内障之类的问题,去了眼科检查好几次,没查出结果。
直到后来连走路都开始出现方向偏差,才有人建议去做颅脑核磁。这种延误非常普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1年的一项回顾性病例研究显示,所有后脑病灶引起视力异常的人群中,平均确诊时间滞后6.3个月,而他们几乎都有伴随性头痛,只是没结合起来分析。
其实,不止这些表现,很多人忽略的是,大脑结构受压之后,情绪和思维也会出现细微变化。比如反应变慢、说话犹豫、短期记忆出现断层。
这类情况被归咎于年纪大、休息不好、压力大,但它也可能是某些脑区功能受损的征兆。
肿瘤生长压迫额叶或者海马区,会直接影响到情绪调节与记忆整合,这时候出现的头痛就不单纯是“痛”,而是全身信号的一部分。
北京天坛医院曾发表一篇研究,追踪93名认知异常合并慢性头痛的患者,其中有14人被最终诊断为脑部占位性病变,比例高达15%。这说明头痛和认知变化并存,是需要警觉的组合。
对多数人来说,头痛就是身体给的一个信号,但这个信号往往被弱化或者误解。
尤其是那些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对常规止痛药反应差、每次发作持续超过30分钟的头痛,这些情况都不应该继续观察了,而是应立刻做脑部成像。
医学上其实已经有非常清晰的标准来判断可疑症状,但普罗大众几乎没这方面的认知。也有不少人会因为拍脑部CT或核磁要排队、费用高、怕出问题等原因,一拖再拖,拖到真正出现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偏瘫、癫痫发作等,才进医院。
有一点必须说明,那就是并不是所有脑肿瘤都会立刻出现头痛,有些靠近脑干或深部脑室的病灶,初期表现非常轻微,但一旦发作就可能致命。
而有头痛表现的病变,很多集中在大脑皮层周边、脑膜附着点、血管丛附近。这些位置的病灶,在体积没变大前就可能引发间歇性症状。
一个不太被重视的点是:这些症状往往和天气、饮食、体位无明显关联,这种“没规律”的痛才是最需要当回事的。
再进一步看,有个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头痛和睡眠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脑部存在病灶时,特别是影响松果体区域或者丘脑的病变,会干扰褪黑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
这时候,人不光会感到头痛,还会出现夜间频繁醒来、做梦过多、清晨过早醒来的现象。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神经病理实验室曾记录过22例这类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数据,发现他们的REM期比例大幅上升,清晨前两小时的觉醒次数平均达到了3.7次。这些人中,20人报告有晨起后头痛,说明睡眠障碍与头部结构异常密切相关。
说到底,问题并不是头痛本身,而是人对头痛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只要没有呕吐、昏迷、抽搐等剧烈表现,就不当回事。
但其实很多慢性进展性的脑部疾病,早期就是从轻微、固定、反复的头痛开始。医生不是神仙,不拍片谁也看不出脑里有东西,关键在于什么时候肯去查。
等神经系统被压迫得已经功能紊乱了,再去处理已经难度极高。哪怕手术成功,术后恢复也会拖得很久。因此我们要多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尽快就医。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1]陈丹丹,李荣青,韩瑾,等.脑肿瘤患者症状群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24,46(15):2363-2368.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