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产剧和美剧,网上有个段子。
我们不得不承认,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个人看法,英美剧受益于影视工业的发达,整体水平高了我们不止一筹。
但国产剧也有很多经典之作,完全与之并肩:《大明王朝1566》、《我的团长我的团》、《甄嬛传》、《蜗居》、《武林外传》、《雍正王朝》等等。
美国每年生产近1000部电影,根据类型分布在不同平台播放。这还不包括上映后反响不好被撤掉的剧。
经过字幕组的筛选,能够流入国内的不超过20部。
近十年来,被各种推荐的美剧口碑之作,也是那些个耳熟能详的IP,不到100部。已经超过大部分人观剧量了。这就给人一种所有美剧都是精品的感觉。
结论:差距明显,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将两者做比较,不是踩谁捧谁。而是试着搞清楚,进步的方向在哪里?
接下来,我们从:
制作题材市场三个方面梳理国产剧与英美剧的差别。
Part 1制作
演员的服装和化妆。
国产剧,女主角必须美美的,不管是睡觉,刚起床,洗完澡,永远都是精致的妆容。
不管是逃命,杀人,打仗,还是潜伏。都能挤出时间做头发,抹粉,画眼线,修睫毛。
女演员就算了,男演员那可是简直了,不管是什么年代剧,抹粉,文眉,一样不落下。
特别是一些近景,中景的特写。那“剑眉”,那一层因毛孔粗大而呈颗粒的粉底,简直了。
这哪是游击队啊,这就是一堆采外景的美妆博主嘛。
近年,不管男女,无脑追求肤白,光打得丧心病狂。脸是白了,可那白衬衣都成着日光灯了,太亮了!自带灯源。
质感
质感,体现在道具,布景,光源,演员服装打扮等各个方面。
看过《权力游戏》的朋友,都会有种感觉,那些底层的群众演员,都很脏,生活的地方也脏。这种脏,真实表现了贫民窟的生活环境。
这里单独体一点,脏。美剧中常见的“脏”是影视工业发达的体现。
与现实生活不同,干净比“脏”简单太多便宜太多。
多数影视服装都是直接购买,然后循环使用,但一些大制作为了追求真实感,做旧做脏的衣服多是专门定制,且一次性使用。
不壕,还真脏不起。
美剧拍摄产业有一个高薪职业叫“做旧师”,做旧的东西,包括服装,道具,场景等,还要契合剧中的内容设定。
权游花絮就提到过,衣服道具的做旧有上百人的团队
(我们也有,但都是道具师兼着的活,单拧出来,养不活人。)
而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新了,太干净了。
看看这尸横遍野的厮杀战场,总是感觉不对味儿。
其实就是太干净了。
脸都被熏黑了,衣服一尘不染。
环境也一样,
看书架上两盆花谁会那样放啊?放的什么书啊?大本大本的。
追求细节,通过“质感”,更容易让观众入戏。
演员实力
这里说的演员实力,是指所有演员的整体实力。
《行尸走肉》就不多提。这部片里龙套们精彩的妆容和演技,讨论太多了。
说一部场景相对单一的“小场面”剧。
《豪斯医生》
这部剧和大部分律政剧一样,每一集都是一个小故事,主角会遇到不同的病例。
这就需要除了常驻的主配角和龙套外,不断有大量新演员参与。
一位病患,至少有两个家属,这些演员在他们单集中,承担的戏份都比较重。
《豪斯医生》至今拍了八季,按每个病例三个演员来算。至少也是好几百个演员。
还不包括常驻的演员,医疗团队。
这种“日抛”型的演员,要诠释好不同身份性格,不同病例情况,而且能够令人信服。专业素养,肯定是过关的。
能随手掏出五百个专业龙套,体现了美剧工业化的成熟。
Part2 题材
开头那个段子,调侃的就是国产剧的题材和内容。
这里面主要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审核机制,限制了国产剧的发展。二是影视剧中,编剧的地位与国外截然不同。
审核
题材在电视剧的创作中,决定了你的消费群体,决定了你的类型。而美剧题材的丰富性,对国产剧来说,无法想象。
美剧的题材包括了,战争、历史、奇幻、悬疑、犯罪、科幻、喜剧、爱情等所有领域。
讲医疗的:《豪斯医生》、《实习医生格雷》
法律的有《傲骨贤妻》、《波士顿法律》、《风骚律师》
金融商战有《广告狂人》
政治的有《纸牌屋》、《白宫风云》
犯罪的《毒枭》《大西洋帝国》《绝命毒师》
国内题材限制就很夸张了。
《纸牌屋》,《黑镜》几乎不可能。甚至连载的官场小说都清得一干二净。
《行尸走肉》等末世题材,过不了。
《绝命毒师》贩毒题材,这种剧直接砍掉。
《摩登家庭》同性恋夫妻,不能有。
都市黑帮题材?不要说电视剧,就连小说,听书节目都下架得差不多了。不用多想,毙到死。
恐怖片不准有鬼,红色经典不能改编,生活方式不能不健康,不许有民间侦探,破案必须警察……
类似的条款,多到令人头皮发麻。
这种情况,能怎么办?
所以《神雕侠侣》有8个版本,《射雕英雄传》7个版本,孙悟空有一堆。
题材基本卡死在:抗日军事、古装言情、都市家庭。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架空类的好像放开了一点。《庆余年》
编剧
不得不说,美剧的编剧是真的大牛。故事情节脑洞大开,每集都有高潮,各种支线也非常丰满。
先申明一点,我所说的编剧问题不是编剧水平问题,而是编剧的创作条件的问题。
我认识一位“最不入流”的编剧,各种段子,故事梗概,人物塑造都是烂熟于胸,铺垫,过渡,高潮张嘴就来。
这其中有诸多因素,这里先按下不表,今天只说现象,不问原因。
内容的差距主要也是两方面:故事逻辑性真实性;内容细节的专业性。
美剧的刑侦:某日发生恶性谋杀事件,主角和他团队,分工协作,寻找各种线索,查验尸体,走访,推理,找出凶手,在审讯时,与罪犯斗智斗勇。最终破案。
国产剧刑侦:某日发生恶性谋杀事件,主角携美女助手前往。办案中助手仰慕主角的能力与魅力,但追查过程中,产生误会,美女助手伤心离开。这时候,恰好知晓主角苦衷的第三者,将真相告诉了美女助手,误会澄清,美女助手佯嗔服软,回到主角身边。意志消沉的主角被助手感动,重新振作起来继续追查凶手,在约会,散步,或者撸串儿时,灵光乍现,知道了谁是凶手。抓捕时,与罪犯亡命追逐,成功缉拿凶手,最终破案。
美剧商战:西装革履的总裁,个性鲜明。游走于一个个会议,与竞争对手周旋,游刃有余;与商业大佬正面交锋,妙语连珠。
国产类商战:艺术家打扮的总裁游走于一个个美女之间、美女秘书、掉文件的文员、莽撞的实习小妹、美女医生、商业对手的漂亮女儿,在制服美腿和香水之中周旋,霸气侧漏,妙语连珠,撩与爱的把控,妙到巅毫。
商战?不好意思,为了她,我可以放弃一切。
如果说美剧是在挑战你的智商,那么很多国产剧就是在侮辱你的智商。
内容细节的专业性。
《实习医生格雷》《急诊室的故事》等剧,都是遵循“双P模式”:专业化与个性化。演员们都是经过医疗机构的审核和培训,那些医学知识,护理流程,完全按真实的医院流程操作。
《豪斯医生》有150多种病例,每一个案例都有专业医师团队提供理论支持。
而国内医疗剧,槽点太多,当爱情剧看就好了。
战争剧方面,《兄弟连》《大西洋战争》等,战斗编制,队形完整复刻。还调用了多种二战时服役的坦克,装甲车。
我们却:
你说经费问题?虽然装备上看起来,不像缺钱。
对,的确《太平洋战争》这些都是上亿美元的剧。
战争场面,武器可以不用做到完全还原。
剧情的逻辑,你要说得通吧。
Part 3 市场
最后提到抗日神剧,那就拿他举例。
那些抗战神剧,大部分年轻人是不看的。多数人是看了吐槽,才关注到这些雷剧。
这些神剧能够大行其道,根本原因还是它们有市场。
像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包子雷这些玩意儿,编剧不傻,怎会不知道这东西不科学呢?
归根结底还是,真正看这些的人喜欢啊。
每年批量产出的那些抗战神剧,最后都是在很多地方电视台播放。
看这些剧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爷爷奶奶”辈的。
我外婆今年80,因为疫情整日蹲在家里。年轻人嘛,觉得外婆无聊,就让她看电视。挑来挑去发现,也就这些剧,老年人能有点兴致。不一定能看明白,但是挺热闹,脸谱化的坏人,老人理解也不费劲,一看就知道是打鬼子。
最终还是绕回来了,还是市场的问题,也就是观众的问题。
老年人背锅不公平,他们只是观众中的一部分。
被奉为国产古装剧神作的《大明王朝1566》是湖南卫视投资制作,作为2007年的开年大戏播出,收视率惨败。亏得湖南卫视心灰意冷,明明有10年播放权,楞是一次午夜场重播都没有。
抗日神剧是老年人看的。
那些玛丽苏,山寨偶像剧,则是给粉丝们看的。
两者没有高低之分。
值得深思。
内容说完了。
关注小ONE,成为彼此的朋友,让我在你的碎片时间,陪你聊上几句。
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