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走在路上问起任何一个中国人,你最熟悉的当代中国科学家是谁?他十有八九会说,袁隆平。
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中国最著名的国民科学家,是全家三代人的共同话题,更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
关于袁隆平的消息,总在第一时间牵动人心,迅速顶上热搜。好事,人们拍手叫好,认为其理应获此殊荣。不太好的,人们打抱不平,几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至今都有人为其喊“冤”。
在网络上,毫不相关的事,都能带上袁隆平的名字,比如这句曾经时兴的俏皮话——“是袁隆平让你吃得太饱了”。
然而,就在今天,这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离我们而去了。
据新华社,“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阴差阳错
没有人天生适合当科学家。
在真正走上农业科研的道路之前,袁隆平和每个人一样,有过一段天真青涩的年少时光。他也曾为数学烦恼,想不通为什么直角不能三等分;也曾因为带着弟弟在嘉陵江里游泳,被父亲责骂......
1949年,20岁的袁隆平开始在重庆上大学,正式学习农学。重庆是袁隆平在战火的流离辗转中待得最久的一个地方。因为挨着嘉陵江,袁隆平也常常在课余时间入江游泳。
袁隆平曾两次差点与农学分道扬镳。
第一次是在大学时,大西南地区举办了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高中时就得过湖北省男子100米、400米自由泳银牌的袁隆平参加了比赛,拔得头筹后,又去成都参加西南地区的比赛,这次的比赛将很可能改变袁隆平的一生——前三名能入选国家队,成为游泳运动员。但很遗憾,袁隆平拿了第四名。
第二次是在他大学毕业那年,那时正值空军在全国高校中选拔飞行员。袁隆平通过了30多项身体检查,成为全校8名空军飞行员之一。光荣榜贴在学校里,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哪知刚准备去空校报道,突然接到通知称,国家将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学生人才,选上的大学生空军一律退回。
就这样,袁隆平的学生时代结束了。两次阴差阳错,让袁隆平不得不继续走在自己的农学道路上。
不让老百姓挨饿
“我们每天到田里看秧苗,像带小孩一样,看着好高兴的。结果一下没有了,被人拔掉了!我当时脑壳一片空白。”在口述自传中,袁隆平这样写到。
袁隆平曾在试验田里播种了一批从广东带回来的种子。秧苗长出后的一天夜里,有人偷偷拔光了所有的秧苗。他一直找寻,最终在一口井里看到5根秧苗,即使跳进水里,也只捞到了几根。即使后面用了抽水机,井底的秧苗还是全部沤烂了。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是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沉迷研究的袁隆平与其他同事相比显得沉默寡言。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稻田里看秧苗。“他是农学院最出名的神经病嘛!”制片人陆小惠在1970年代下乡时,认识了当时在湖南省农科园艺所工作的袁隆平。那时候,袁隆平面临的不仅是科研上的困难,还有同事们的不理解。
“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肚子饿起来真难受。”袁隆平说。在饥荒的年代,袁隆平亲眼看到过田埂上饿死的人们,他自己也经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让人们都能填饱肚子是袁隆平坚守的信念,而对杂交水稻的钻研则是支撑这份信念的动力。
1972年,袁隆平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南优一号”。短短一年时间,他又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得到了广泛推广。
他是一名管理者、
领路人,也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我们做出什么品种,一大半都是老爷子的功劳。”袁隆平的学生,育种家邓启云说。
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掌管着大部分事情。不论是财务方面的开支问题还是技术上面的指导问题,他都管理着。
他是一名管理者、领路人,也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袁隆平的教师生涯开始于1953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的安江农校任教。初来乍到,袁隆平就担任了农学班的班主任,平时要教植物学、作物栽培等农业基础课,还要教遗传育种专业课。
在这里,袁隆平把课堂搬进了安江盆地的农田,师生们挽起裤腿、打着赤脚走进田地,一起探寻遗传育种的奥秘。
多年来,袁隆平一方面实地教授学生,一方面实地科研。2017年,袁隆平回到母校西南大学参加庆典,并捐献20万元,设立西南大学“袁隆平奖学金”,用于奖励农业学科相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农田,为我国的农业事业作出贡献”。
袁隆平是中国农业领域的领路人,即便身后弟子无数,在89岁的高龄时,他依然驻扎在农田里,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和团队一起研发产量更高的水稻。
田地里,一个最著名的“农民”走了,所有吃饭的人,会一直记着这位让大家填饱肚子的杂交水稻之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