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一直说感冒是因为冻着了,受凉了。
又有人说,感冒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
那个说法才是真的呢?
如果,感冒是因为受凉,在完全无菌无病毒的环境中,一个人如果受凉也会感冒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感冒。
现在我们说的感冒是医学上一种有明确概念和界定的疾病,也叫普通感冒(common cold ),是指由病毒感染导致的主要是鼻腔,也可以涉及鼻窦、耳朵和气管的炎症性疾病。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说的感冒实际上是被现代医学科学化了的感冒。
但是,感冒在我国历史上,或者中医中对应的概念“伤风”,涵盖面可能更广泛一些。。
感冒的传统概念中医病因学可以概括为“三因”,即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以及除以上内因和外因之外的“不内不外因”。
中医认为,风乃六淫之首,为百病之长。
人非常容易被风邪所伤。
比如,《黄帝内经·素问》之“骨空论篇第六十”就说:
“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素问·太阴阳明论》也说: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就是说,“伤风”的症状主要在身体“上部”。
显而易见,伤风表现的上述症状与今天说的感冒高度相符。
感冒一词在中医中却不常见,最早出现在宋代官方编撰的《和剂局方》“参苏饮”的功能主治中:“治感冒发热头疼”。
明代《万病回春·伤寒附伤风》中有“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的说法。
清代《类证治裁·伤风》也有“时行感冒”一说:“……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
可见,今天我们说的感冒是中医中的“伤风”,“感冒”什么时候鸠占鹊巢取代了“伤风”呢?
这个时间节点肯定在清朝以后。
感冒的科学概念如上所述,感冒在西方叫common cold ,患上感冒叫“catch a cold”。
可见,无论东西方,感冒都跟风和冷有关。
因而,我们可以合理推论,西方传统上的common cold应该极其类似于我们的“伤风”。
但是,随着医学的科学化,人们发现common cold可能并非感受寒冷这么简单,而是可以传染的疾病。
早在1914年,德国一个微生物学家就发现,感冒并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他从一个感冒病人收集鼻腔分泌物,经过稀释和过滤掉细菌后,接种到健康人的鼻子里,发现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几天之内患上了感冒。
于是他发表了一篇没有引起关注的论文,称导致感冒的可能是一种比细菌小的病原体。
随后的研究逐渐扩展了这个“比细菌小的病原体”的谱系。
现在认为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上图所示的鼻病毒,第二常见的是与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的4种人类冠状病毒。
“无菌环境”人不会感冒显而易见,现代医学中,或者说,我们现在通常说的感冒是非常明确的一个医学术语,就是指由某些特定病毒引起的以鼻炎为主,也可以累及鼻窦、耳朵和气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
那么,人在完全没有细菌和病毒的“无菌环境”,比如白血病干细胞移植的无菌病房中,没有相关的感冒病毒存在,自然就不会感冒。
当然,即使是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人也有可能“伤风”。
因为,“伤风”除了感冒外,也可能包括像过敏,鼻炎,以及鼻腔寒冷刺激产生的喷嚏、流涕等寒冷反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