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联为什么打日本

一切所得,都是要有付出的。天上不会有掉馅饼的事情。

1945年8月9日,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苏联为何会在此时派出一百多万部队帮助中国进攻日本呢?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三国外交部长,聚集于雅尔塔。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垮台,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

2月8日,斯大林在雅尔塔同罗斯福秘密会谈时,提出了苏联出兵的条件,斯大林向罗斯福表示,大连不能成为国际港口,苏联需要得到旅顺港周围的海军基地。

英国没有参与协定草案的制定。但2月11日,斯大林和罗斯福却邀请丘吉尔在协定书上签了字。

当年沙皇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时,一位英国人曾这样说过:“在亚洲获得一个不冻港作为铁路的终点站,可能是俄国合理的愿望。……拥有一个不冻港就意味着,这条铁路直达那个港口穿过的那整个地区都将成为俄国的了。”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也说了同样的话:“像俄国这样一个巨大的陆地应当有一个不冻港。”这话正中斯大林的下怀。丘吉尔对苏联关于远东不冻港的看法感兴趣,罗斯福则明确告诉斯大林,自由港的主张可以适用于远东地区,大连就有这种可能性。雅尔塔会议使斯大林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此刻,用“十分得意”来形容斯大林一点也不过分。他兴致勃勃地走到地球仪旁,向莫洛托夫描绘苏联的边界线:“这边怎么样呢?千岛群岛如今是我们的了,库页岛全是我们的了,您看,多棒呀!就连旅顺口、大连都是我们的了。中长铁路也是我们的了。中国、蒙古——一切正常……您瞧,对我们的边界我还能不满意?”

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成了苏联向中国东北运兵的大动脉。从1945年5月到1945年8月,苏联从9000至12000公里外的欧洲战场,迅速向远东地区和后贝加尔运送了136000节车皮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在远东共展开了十一个合成集团军、两个战役集群、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航空军集团和三个防空军集团、四个独立航空兵军,总兵力为l577700万人,有26137门火炮,5556辆坦克,3446架飞机,此外还拥有太平洋舰队和阿穆尔地区舰队。苏联能在短时间内将如此多的兵力、武器及其他作战物质调到远东,而且没让日军觉察,这确实是个奇迹。(选编自《百年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