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喜欢梵高

大航海第169册:《至爱梵高》,〔意〕埃内斯托·安德勒 编绘,拿云志团队出品。

我开始喜欢梵高,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是因为我被他割掉耳朵的故事所感动,与别人对比喜欢他的《向日葵》《星月夜》《罗纳河上的星空》,我更喜欢他的《夜间咖啡馆》《乌鸦群飞的麦田》《盛开的杏树》。梵高生前穷困潦倒,终其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他死后,后人却给了他各种荣誉,也正因为如此,梵高是一位用尽生命创作的画家,疯狂追求真爱及真实的感受,没有世俗的做作。这正是为何在欧洲绘画史上,梵高的故事比梵高的艺术更吸引人的原因。

关于他的故事,如果写成一本书,我发现通篇充斥的就是两个字——“孤独”。但是这份孤独文字又怎能写清楚,我最近发现一本书,对他的一生进行了完美的诠释,以绘本的方式,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了梵高的一生,并且重点关注他人生重大节点。这本书适合大人也适合孩子,这其中我觉得送一本《至爱梵高》给孩子,很可能给孩子心底埋下一个种子,让他爱上艺术,学会用画笔表达,更学会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能够提前懂得面对孤独、享受孤独,在艺术、音乐等不同手段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而不是梵高那般的极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梵高的浪漫与审美全部来自于他的孤独。《至爱梵高》这一绘本,作者安德勒色彩使用得十分精准,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达,直面梵高是生活的景象,满是丰富的色彩,但是走进他的世界时,色彩与线条变得简单,但这种简单带来的似乎是一种让人心情很压抑的感觉,通读整本书之后又会很惊诧这本书的精彩,看到了真实的孤独,感同身受梵高的孤独。

梵高的画作主题其实并不曲高和寡,很多生活的细节与场景的描绘,但随着笔下色彩的英勇,我感受到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来,别人也进不去。书中写道他的一句话“不能以这个世界的模样去评判上帝,因为这个世界是他画坏的习作”,这是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作者安德勒其实仅用了偏冷色的蓝,点缀带有暖色的枯叶和梵高自身的线条影像,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才能有这样内心的独白,或许只有梵高懂梵高。

在书中,我们看到梵高总是孤身一人,即便是在热闹的人群中,也是那么的另类与不同,他在雨中画画,在风中画画,在田野里画画,即便是和心爱的西恩想要拥有家庭,也难以得到治愈,这种种场景都能看得出他是一个喜欢孤独并且享受孤独的人。但是这种孤独裹挟了他,癫狂状态的他割掉自己的耳朵,当警察次日发现时,他被送去了精神病院,精神分裂、躁郁症、铅中毒、痴呆症、失眠症……对比他与亲朋通信中阳光的一面,我想这一切都是他善待别人的表现,而他内心的孤独自己暗自人手。

而他的孤独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没有人真正懂他,他的画作没有得到欣赏。1889年7月27日,他朝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为自己的艺术而战却无人赏识,令梵高无比疲倦,我想开枪那一刻他真正的把一切都放下了,他的内心获得了安宁,他,回家了!《至爱梵高》一书的 作者埃内斯托·安德勒,是意大利知名雕塑家、画家和插画师。他的作品《文森特·梵爱》在Facebook上发表时,凭借其独特画风和有趣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作者本人也成为了网红画家。感谢他为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展示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一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