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是抗生素

在门诊......

在平常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以上的情况,很多人都觉得,贵的抗生素就是好的抗生素,输液就是比口服见效快......医生往往要花出很多的时间来为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但仍是有一些患者对我们的医嘱表示不理解。可见大家对抗生素的误会还是很大的。到底有没有那种“用药就见效,一吃就好的”神药——抗生素呢?

杜杜

下面还是听杜杜给大家絮叨絮叨神药这回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某些微生物的存在可以“抵抗”另一些微生物的“生长”,并把这种现象叫做抗生现象。这种具有抗生作用的化学物质也被人们称为“抗生素”。

而最初发现的几类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它称之为“抗菌素”。但随着人们对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药物的发现,还是将之统称为“抗生素”。但因为大部分药物都是对抗细菌的,所以人们接触到的药物都是抗菌药物,只是人们对抗生素和抗菌素的概念有些模糊。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抗生素,哦不,抗菌素。

抗菌素,顾名思义,它只负责消灭细菌,所以说如果你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千万不要喊着要抗菌素。

也许你会有以下的疑问:

1.医生说我是病毒感染,可是我吃了抗菌素确实有效啊?

2.如果说抗菌素消灭细菌,那我感染病毒为什么不能吃抗病毒药?

杜杜

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之前,杜杜先和大家说说什么叫“自限性”。

“自限性”说的通俗易懂一些就是,自身产生抗体治愈的能力。所谓病毒感染就是,病毒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各种扎堆复制自己,导致生病。但是人体自身会产生消灭病毒的小卫士,吃掉这些作妖的病毒,症状也就逐步好转了,而产生这个小卫士的时间大约需要5-10天,这就是自限性。

总之,假如你真是病毒感染后吃抗菌素好了,那么原因有两个:

一 、有病毒感染的同时合并了细菌感染,所以吃抗菌素才会有效果了。

二、你自身的健康小卫士发挥作用,机体生病好转了。不巧的是这个功劳被你吃的抗菌素给抢跑了。

那病毒感染,为何很少给使用抗病毒药呢?

主要原因是,病毒在人体内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导致抗病毒药物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所以在排除流感等疾病后,朋友们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增强自身抵抗力,就可以靠自身产生的“健康小卫士”抵抗普通病毒性感冒。

杜杜

下面,杜杜用实例给大家讲解一下病毒和细菌感染,这样你就更明白了。

同样都因耳痛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小刘和老张,小刘后来不仅开了口服抗菌素,还需要局部点药,而老张却除了局部点药,并未开出口服的抗菌素,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小刘得了急性中耳炎,老张得了大疱性鼓膜炎。急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大疱性鼓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的患者需要全身及局部用药来消灭细菌,而大疱性鼓膜炎的患者若病灶未破溃,可不行抗菌素的治疗,如若局部使用抗菌素点药,也是为了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每次开的抗生素不太一样?”

这是因为不同的抗菌素,对抗的细菌是不同的。所以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判断,选择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如果您现应用的抗菌素无效,医生会采集部分病变部位的分泌物,送去感染科培养,从而根据培养结果科学地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静脉滴注直接入血再作用于病灶,而口服需先由胃黏膜吸收后再入血,然后作用于病灶,所以静脉滴注相较口服起效更快,但是很多药物的口服吸收率和静脉输液的生物利用度是一样的,简而言之,静脉输液和口服在疗效上,其实区别并不大。

但是行静脉输液治疗有很多风险,如药物刺激血管致静脉炎、大量液体过快输注致肺水肿等,严重还可致死。

所以,如果能够口服,我们尽量不依靠静脉输液。

温馨提示

各位亲们:

治疗疾病是需要过程的,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没有吃一下就能马上好的神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切忌吃吃停停或频繁更换药物,随便更换药物或停药容易造成细菌的耐药,还可因为药物的不对症,而耽误病情的控制。

——杜杜

作者:何晓霖

绘图:何晓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