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相信许多人都同意,大熊猫是最可爱的动物之一,但喜欢在马粪堆里“洗澡”的野生滚滚,你还爱吗?
十年前,中国科学院的一支团队与北京动物园合作,对“野生大熊猫在马粪堆打滚”象展开研究。
现如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了这个团队的研究结果——原来滚滚这是在涂粪御寒……
滚马粪结束后的大熊猫
科研人员们之所以要研究“野生大熊猫滚马粪”,还得从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说起。
一般情况下,我们见到的大熊猫都是干干净净的,憨态可掬。
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保育员们悉心照顾的结果,野外的大熊猫总是浑身脏兮兮的,白毛都成了棕毛。
同时,野外观察发现,大熊猫往往沉迷在马粪中无法自拔,甚至在里头打滚,直到全身涂满马粪为止。
后来,这种行为被命名为“HMR(horse manure rolling)”,也就是“滚马粪”。
野生滚滚这种对马粪的“偏爱”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于是,一场长达十年的野外观察研究开始了。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组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题为:Why Wild Giant Pandas Frequently Roll in Horse Manure (为何野生大熊猫喜欢“滚马粪”)的研究论文。
在过去的十年中,这支团队记录了38只野生大熊猫的HMR行为。
他们发现,大熊猫不仅经常在新鲜的马粪中嗅闻,而且还积极地在整个身体摩擦马粪。
但是,该行为通常只在低于15℃的低温天气中发生。
此外,研究发现,“滚马粪”的现象与马粪的新鲜程度相关,两周以内的马粪都对大熊猫有吸引力。
研究人员,在马粪中分离出了两种化学物质,BCP(β-石竹烯)和BCPO(石竹烯氧化物)。
这两种物质都是芳香族,且消散较快,故而新鲜马粪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陈旧马粪。
因此,研究人员们猜测,难道是这两种化学物质在吸引大熊猫“滚马粪”?
于是,研究人员选择与北京动物园合作,看看这两种成分会不会吸引动物园里的大熊猫。
通过在干草垛上喷洒这两种物质的标准品的稀释溶液,北京动物园大熊猫也产生这一类似行为。
这位研究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几乎所有的“滚马粪”行为都是在-5 ℃到15 ℃的环境温度下记录的。
结合当地气象数据研究,发现这一行为的发生概率与冬季环境温度降低呈正相关。
这些结果表明,大熊猫的滚马粪行为是一个温度诱导事件。
由于对身为国宝的大熊猫开展研究有着严格限制,研究团队选择使用小鼠进行进一步研究。
研究团队将BCP或BCPO溶液涂在小鼠皮肤表面,发现能够这能显著增强小鼠的耐寒能力,在寒冷条件下也无需聚集取暖。
研究团队进一步在大熊猫细胞中进行实验,发现BCP和BCPO能够抑制大熊猫“gpTRPM8”受体的冷激活和薄荷醇激活。
这些实验结果证实了,大熊猫在寒冷天气中“滚马粪”行为有辅助御寒和保暖的效果。
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化学物质只是给大熊猫一种温暖的“感觉”,即只是消除了冷空气的刺痛感,没有实际抵御寒冷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熊猫“滚马粪”的行为倒是和我们平时涂风油精的性质差不多。
作为熊科动物,大熊猫和他的那些近亲不一样,它们并不冬眠。
而且,大熊猫的食物竹子热量低,难以储存多余的脂肪来保暖。
因此,冬季保暖对大熊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研究团队指出,中国的丝绸之路穿过秦岭地区,几千年的贸易往来,导致大熊猫长期接触并熟悉了马粪,进而发展出利用马粪保暖的特殊行为。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