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会得腋毛癣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皮肤真菌病诊疗规范(2022年版)》

2.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年关于腋下癣的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3.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病基础与临床》

4. 世界卫生组织《个人卫生手册(中文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尴尬时刻?夏天一出门,走个十分钟,腋下一片潮湿;等到了办公室,抬个胳膊,旁边同事鼻子一皱,你心里一下就慌了。这味儿,不对劲啊!

很多人以为这就是“体味重”,最多是多洗洗,实在不行擦点香体露。

可你不知道的是,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个被你忽视多年的“老病根”——腋毛癣。

别总以为是“汗臭”,你可能搞错了敌人

很多人误把腋毛癣当成狐臭或单纯出汗多。

但腋毛癣——又叫“腋癣”——它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局部皮肤感染,位置尴尬、症状隐蔽,还特别容易“打游击”,反反复复,一年四季都可能“偷袭”,尤其是夏天。

你会发现腋下经常潮湿、泛红、有刺痒感,甚至出现脱皮、皮肤变色的情况。有的人以为是皮肤敏感,涂点止汗露;有的人甚至以为是“毛孔堵了”,干脆用刀刮干净。

这就像把感冒当成过敏治疗,越治越严重。

腋毛癣到底是个啥?为什么它“盯上了”你?

腋毛癣,其实和我们熟知的“脚气”、“股癣”是一个家族的“兄弟”,都属于皮肤癣菌感染。

根据《皮肤真菌病诊疗规范(2022年版)》的定义,腋癣往往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真菌引起,借着潮湿、温热的环境,在腋窝“安家落户”。

腋下是人体最容易“发霉”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常常闷热,还因为有大量汗腺、皮脂腺,加上毛发繁多,简直就是细菌和真菌的天堂。

再加上现代人喜欢穿紧身衣、化纤衣物、不透气,一出汗就像“焖锅”,时间长了,真菌说不定都能开个派对了。

为啥偏偏是你?腋毛癣最“宠爱”这几类人

不是人人都会得腋毛癣,它有“挑人”的。以下这些生活习惯或者体质特征,容易被它盯上:

一是汗多体质。

这类人天生“水龙头”,夏天坐着不动都能出一身汗,腋下更是“重灾区”。

二是肥胖或腋窝皮肤褶皱多。

褶皱多的地方不透气、易积汗,就像你家的洗衣机密封圈,时间一长,不清洗就会发霉。

三是穿不透气的衣服。

聚酯纤维、尼龙这类衣物虽然好看,但透气性差,闷热潮湿,等于给真菌“养生温泉”。

四是个人卫生习惯差。

不是说一天不洗就是“脏”,而是有些人运动后不及时换衣服,或者腋下剃毛后不消毒,给真菌开了绿灯。

腋毛癣长什么样?别再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腋毛癣,或者压根没听过这个词。那它到底啥样?

初期:腋下皮肤潮红,有轻度瘙痒,像是擦伤或汗疹。
中期:出现边缘清晰的红斑,里面脱皮、起屑,甚至泛白,有轻微臭味。

后期:皮肤增厚、变色、甚至发黑,还可能合并毛囊炎,形成脓点。

和狐臭不同,腋癣的味道更“霉湿”,像是墙角潮湿的杂物间。

而且即便你每天洗澡,用香皂、香水也盖不住那股“腐烂的味儿”。

别着急,治腋毛癣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难

很多人一听“真菌感染”,就以为得去医院挂号、化验、全身检查。

大多数轻中度腋癣,在家就能搞定,而且花不了多少钱,几块钱的药膏就能解决战斗。

常用的外用药包括:

· 联苯苄唑乳膏

· 酮康唑乳膏

· 特比萘芬乳膏

这些药膏在正规药店都可以买到,价格不贵,但关键是坚持使用,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用法建议:
早晚各一次,涂抹面积稍微超过红斑区域,每次用量不宜过多,保持腋下干燥。

如果病情严重,比如出现脓液、皮肤破溃,就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这时候建议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别自己乱吃药。

“剃腋毛”不是解决办法,反而可能帮了倒忙?

很多人一看到腋下潮湿、瘙痒,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毛太多了?”然后拿起剃刀“咔咔咔”一通操作,剃得干干净净,觉得清爽了。

但你知道吗?剃腋毛其实并不能解决腋毛癣,反而可能让真菌更容易入侵。

因为剃毛过程中,皮肤会出现微小创口,如果处理不当,就给真菌入侵提供了“敲门砖”。

加上有些人用的剃毛刀不干净,或者剃完没消毒,结果就是“剃毛不成反被感染”。

如果你一定要处理腋毛,建议使用热蜡脱毛或激光脱毛,虽然成本高一些,但安全性和长期效果更好。

你不知道的“腋下误区”有多少?

有些人自以为“卫生意识高”,结果反而中了“陷阱”:

误区一:天天用香体露,越擦越臭?
香体露能遮味,但不能杀菌,有些产品甚至含有酒精和香精,刺激皮肤,引发过敏,让腋下更容易破损,一旦有微伤,真菌就有机会“乘虚而入”。

误区二:腋下搓得越干净越好?
很多人洗澡时用浴球、搓澡巾猛搓腋下,甚至还用“去角质膏”。

结果皮肤屏障被破坏,反而更容易感染。

误区三:只要没味儿就没事?
有些人腋癣到了后期,皮肤已经增厚、发黑,但因为瘙痒减轻了,就以为“好了”。

但其实真菌还在“潜伏”,一到夏天就会卷土重来。

真正有效的“腋下养护术”,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

要想摆脱腋毛癣,不是靠“洗”和“刮”,而是靠科学的“养”。

一是选对衣服。

夏天尽量穿纯棉、宽松、透气的衣服,减少腋下湿热积聚。

二是运动后及时更衣。

汗湿的衣服是霉菌最爱的营养液,运动完不换衣服等于让真菌大口喝汤。

三是腋下干燥管理。

可以使用滑石粉或医用干燥粉,但一定要在皮肤干净、干燥时使用,防止结块。

四是周期性腋下“清道夫”护理。

每周进行一次温和的腋下清洁和保湿,用温水洗净后,可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温和乳液护理。

别再轻视腋下这个“小角落”,它藏了大问题

从中医角度看,腋下属“少阳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出口之一。

腋下不通,容易导致湿热内滞,影响全身代谢循环。

而从心理学角度说,腋下异味会导致社交焦虑,自卑情绪加剧,甚至演变为“体味焦虑症”。

腋毛癣并不只是一个皮肤病,它是身体状态的“报警器”。

总结一句话:腋毛癣,不是小病,但也不难治;不在乎它,就会吃大亏

别再忽视腋下的异味和瘙痒了,它可能不是出汗多、不是狐臭,而是真菌在作祟。

几块钱的药膏,认真对待,胜过数百元的香水和剃毛刀。

我们总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腋毛癣就是那个“蚁穴”。

处理得当,它就是个小插曲;处理不当,它可能让你整个夏天都不敢抬胳膊。

别再跟你的腋下对着干了,听听它的“抱怨”,认真给它一点关心。

温馨提示:文章仅供科普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正规医院皮肤科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