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刚吃完饭没多久,肚子就又开始咕咕叫,感觉饿到不行?以往我们可能会觉得,这肯定是胃空了,身体需要补充能量。但实际上,总感觉饥饿,可能并非真的是肚子饿了,而是你身体里的瘦素在“捣鬼”。
瘦素,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里的“饱腹感信号员”。它由脂肪细胞分泌,当我们进食后,脂肪细胞储存了足够的能量,就会释放瘦素进入血液。瘦素随着血液循环来到大脑,找到下丘脑这个“食欲控制中心”,然后跟下丘脑的受体结合,向大脑发送信号:“嘿,身体能量够啦,别再吃啦,已经饱啦!”这时候,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放下手中的碗筷,结束进食。
要是瘦素太少,会发生什么呢?大脑接收不到“吃饱了”的信号,就会以为身体还处于饥饿状态,不断发出进食的指令。于是,即便你刚吃了很多东西,还是会觉得饿,控制不住地想吃。
为什么会出现瘦素太少的情况呢?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主要“元凶”。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脂肪细胞分泌瘦素;过度节食也不行,身体以为进入了“饥荒模式”,就会减少瘦素分泌,让你更想吃东西,这也是很多人节食减肥越减越肥的原因之一。另外,运动量太少,身体代谢变慢,脂肪堆积,脂肪细胞“偷懒”,瘦素分泌也会跟着减少。
那怎么提高体内瘦素水平呢?规律作息很重要,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证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饮食方面,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它们能帮助调节身体代谢,稳定瘦素水平;还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像鸡胸肉、鱼虾、豆类,这有助于维持肌肉量,促进瘦素正常分泌。运动也必不可少,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跑步、游泳,再搭配2 - 3次力量训练,能提高身体对瘦素的敏感性,让瘦素更好地发挥作用。
别再盲目以为饿了就是身体需要能量,也许是瘦素在提醒你,该调整生活方式啦!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瘦素正常工作,和过度饥饿感说再见,轻松保持健康身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