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茅台为什么叫茅台

你知道茅台酒为什么要叫做茅台酒吗?要知道这个,那我们今天得一起来探索茅台镇那悠久的历史。



茅台镇有着非常悠久的酿酒历史,从考古出土文物我们早已分析出,在商周时期茅台镇便就有了酿酒业。然而茅台酒酿业始于什么时候,目前尚没有完整确切的考证资料。



不过茅台酒却是在清代兴旺起来的,这与“乾隆年间贵州总督张广泗开修赤水河航运,茅台镇成为川盐运黔东南的集散地”有很大关系。


贵州总督张广泗开修赤水河航运


01贵州盐业带动酒业


之后到了清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的酿酒烧房便已发展到了数十家。为什么茅台镇的酿酒业发展这么迅速呢?这就要归功于当时盐业了。


据黄植青《自流井李友堂由发韧到衰亡》一文记载:富顺、 荣县大盐商“李四友堂"由陕西商人田、刘二姓在仁怀所设“协兴隆”盐号就有子号70余处,分布在仁怀至贵阳的各州县。


清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通赤水河后,清光绪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再次疏通赤水河道,大大提高了川盐入黔的货运量,加上改革运销制度,实行官运商销,这使得茅台运盐业进步兴旺, 也大大地促进了茅台酒的发展。


由于盐业的兴隆,茅台地区商贾云集、来往的人群络绎不绝,当时的人们对酒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而也促进酿酒业的发达和酿酒技术的提高,当时茅台酒的独特酿造工艺便已基本成熟。



就连清朝著名诗人“郑珍路”途经仁怀品尝了茅台镇美酒后也赞不绝口。茅台镇酿造出美酒和奇山秀水更令他惊叹也令他沉迷,于是之后便写下了:“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的名句。



这个时期酿造的酒最典型的代表产品是具有特色的“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酒”等。




02咸丰年间杨龙喜起义,茅台酒生产中断


好景不长,清咸丰初年,黔北一带杨龙喜起义。”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清朝廷派兵进剿,村寨被夷为废墟,茅台镇几十家酒坊也毁于一旦,茅台酒生产中断。“


咸丰四年八月,清朝廷从贵州各绿营抽调营兵4100人增援遵义。十月中旬又谕令四川总督派兵进剿,十二月川军进攻仁怀,村寨夷为废墟,茅台镇几十家酒坊皆毁于兵赛,茅台酒生产一度中断。


03兵事停息,茅台前身“三家烧坊依次成立”


兵事停息,同治二年(1863年),永隆裕盐号老板“华联辉”因其母喜爱茅台酒的缘故,便在茅台镇购得因战火中断生产的烧房旧址。而当时这个被收购的烧房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修建,我们也不得而知。华联辉确实在老烧房基础上重新开设了成裕烧房,即后来所称成义烧房,其酒俗称“华茅”。


到了这时,茅台镇酿酒业才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


光绪五年(1879年)“荣太和烧房”开办,本为几家合伙经营,1949年经营权辗转落到王秉乾之手。当时有窖坑四个;生产能力达12000多公斤,其酒俗称“王茅”。


民国18年1929年“恒兴烧房"开办,它前身为“衡昌烧房 ”是由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周后因从事鸦片生意破产,生产停滞,直到1938年同民族资本家赖永初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


赖永初出资八万银元,周秉衡以酒房作价入股。后赖永初使用各种手腕迫使周秉衡把“衡昌烧房”卖给自已。并于1941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到1947年年产酒量达32500公斤。抗日战争胜利后;赖已挤身政界,并利用其在外地的商号扩大了酒的销路,其酒俗称“赖茅”。


在这之后一些酿酒作坊也相继开办,茅台镇的酿酒业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04三家烧坊合并,茅台酒正式成立


1951年至1953年,人民政府将“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合并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茅台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黔北一带也因当地的环境和美酒闻名于世界,所以人们习以为常称它为酒乡。“酒乡”中又以“仁怀市茅台镇”酿成的酒最为甘洌,古时被称为“茅台烧”或“茅台春"。


由于茅台酒的酒质绝佳,闻名世界,大家都知道茅台镇出产美酒,并且其他地方难以仿制, 故只要提及酒就必说茅台镇的酒最好,久而久之就茅台地名简称“茅台酒”、“茅酒”,所以茅台酒是以产地而得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