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而且今年又是40天“超长”三伏天!
所谓的“超长”三伏天实际上是指有两个中伏,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初伏:7月15日-7月24日(10天)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20天)
末伏:8月14日-8月23日(10天)
#今年的中伏有20天#
更可怕的事情是:
“中伏是三伏里最热的一波!”
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健康时报图
中伏养生为什么推荐你吃面食?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三伏天正是吃面食的好时候。
此时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大量出汗,对能量的需求增多。饺子、面条、烙饼等面食,含有糖类、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可为人体提供热量。相对于其他主食,面食也比较好消化吸收,适合受暑热困扰,从而食欲不振的人群。
中伏吃上一碗热汤面,还可以帮助身体发汗,祛除体内湿气和暑气。
注意:
面汤:含盐量较高,要少喝。
捞面:有的人在夏天吃面时,喜欢把热面条放到冷水中过凉,但这样做会让部分B族维生素和钾元素溶到水中,造成营养流失。
炒面:含油量较高,不宜常吃。
中伏按三穴
1. 百会穴:提神醒脑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即可。
2. 内关穴:预防中暑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也就是位于手腕横纹处三指的距离。
高温环境待久了及时按揉这里可以防范暑邪,对保护心神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内关穴各50次,以中暑三大症(头痛、出汗、口干)有所缓解为佳。
3. 劳宫穴:养心宁神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指尖处。中医讲“心主夏,心与夏气相通”,因此,炎夏养生重在养心,而劳宫穴也被称为“护心穴”。
方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左右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次~3次。
来源:人民日报、CCTV生活圈、健康时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