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水为什么向东流

浦东河水向东流

来自何方流向何方

立项啦!!

近日,浦东新区水文水资源管理署研究的《浦东新区河网水量平衡及来水组成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了立项专家评审会。

本课题为响应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将对浦东水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听起来是个高大上的课题,不过什么是水量平衡?还有河水不就来自降水和上游嘛,研究了有什么用呢?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哦~听我细细道来

什么是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是指一个流域、地区或一个水体在任一时段内(如时、日、月、年等)输入水量(即来水)扣除输出水量(即去水)等于该范围的蓄水变量,也即水循环过程的收支平衡关系。

水循环示意图

包含以下三方面:

1 降雨径流平衡

即降水量与蒸发量、径流量(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个断面的水量)的平衡;

2 水资源的供用耗能平衡

即来水量(水资源量)与耗水量、排水量的平衡;

想起小时候的应用题

3 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关系

即自然条件可以供给的水资源量与社会经济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关系之间的平衡。

本课题计划搜集水文、水闸、取水等数据,依托数值模型分析作为技术手段,计清浦东新区“水账”,实现河网水量平衡计算,为推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做好水文基础性工作。

河水从哪里来?

这题我会!来自降水,来自上游。

这个课题的研究内容可是十分细致的!

对于一般树状分布的河网,上一级河道总是汇入至下一级河道,位于河道下游断面的流量总是由其上游汇集而至。但对于我们平原河网地区,特别是水工建筑物众多,又受潮汐影响的地区,河网错综复杂,水流方向不定,要确定某个河段的水体、断面流量从哪儿来,就复杂多了。

建立浦东水利片来水组成模型,搞清河网来水组成,对评估水资源调度效果和影响范围、推动生态流量考核达标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2009年以来,浦东水文署开始了浦东水利片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的自主研究,完成了建模的主要工作,并不断推动向前完善。

十年来,模型成果被应用于多项项目课题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此次模型为演算和复核河网水量平衡及来水组成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该课题研究的实现更具可实施性。

新区主要排水系统及周边水闸

课题完成后有望实现浦东新区河网水量平衡计算,摸清主要河道流量中各来水项(沿江主要闸门、外区县边界来水)所占比例,形成一套能体现智能化、精细化治水的“高级”分析工具。

我有点了解了,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感觉家门口的河水都变得不一样了,每缕水流都因为来处不同有了不同的颜色。

哈哈,这就是科学的浪漫之处吧~

让我们一起期待

《浦东新区河网水量平衡及来水组成》

这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吧

这次真的要把这笔

“水账”算得清清爽爽了!

浦东新区水务局供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