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要少吃海鲜

汞俗称水银,它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但其主要来源是煤炭燃烧、金和其他有色金属的冶炼以及火山爆发。最终,这些挥发到空气当中的汞将落入湖泊和海洋。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动物,汞都有极大的危害,其中危害最大的一类化合物则是甲基汞。甲基汞是一种可怕的神经毒素,会导致肾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紊乱,甚至引起死亡。特别是,若胎儿接触到甲基汞,可造成神经系统病变,进而损害他们的学习能力。

科学家研究发现,尽管淡水中的汞浓度要比海水的汞浓度高很多,但是生活在海里的鱼类,像金枪鱼、鲭鱼和鲨鱼,却遭受着比人类更大的汞威胁。

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出在海洋本身。在淡水中,甲基汞很容易附着溶解的有机物上;而在海水中,它更易于附着在氯化物(比如盐)上。附着物的不同,导致汞的危害大不相同。

在阳光的照射下,腐败的植物或者动物残骸上会产生活性氧。活性氧又称三原子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分子间的化学键极易被它破坏掉。当甲基汞附着在动植物残骸上的时候,阳光可以很容易通过这种活性氧将其降解,使它转化成一种毒性更小的物质。可是在海水中,甲基汞会附着在氯化物(比如盐)上,氯化物并没有产生活性氧的能力。没有了活性氧的帮助,阳光想分解它自然就要困难得多,因此,甲基汞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这无疑增加了海洋动物吸收甲基汞的机会,大部分甲基汞正是以这种形式悄悄潜入海洋中鱼类和贝类体内,然后毒害人体。

因此,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是少吃海鲜为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