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李阿姨烦恼的不行,她看到好几篇文章说自来水喝多了会致癌,尤其是加热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
这让她十分害怕,家里一直是喝自来水,就连小孙子也都是跟着大人吃饭,这给小孩身体带来的会不会伤害更大?
关于自来水的传言有很多,很多人为此担心不已,到底这些说法可不可信?
一、万万没想到,自来水里头藏着致癌物?不可否认,我们日常的饮用水中有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但我们不能抛开剂量去谈毒性!
其实,这个有害物质就是氯元素,自来水内加氯的目的是为了对生水消毒。生水是指没有经过杀菌处理的水,这类水可能会有各种细菌、微生物污染,不进行灭菌处理直接输送到各家各户,无异于是在输送超级细菌,加热后也难以完全消灭。
在生水内添加氯后可杀灭内里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但带来的弊端就是自来水内可能会存在有余氯。那这些自来水内的残余量,会不会致癌呢?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刘妍表示,自来水内的余氯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快速挥发,不会停留在食物上,自然也不会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并且,氯仅仅是三类致癌物。世卫组织对三类致癌物的定义为对人类致癌性可疑,没有充分的人体、动物数据。
另外,网上还有说法称自来水反复烧开后内里会产生亚硝酸盐成分,该物质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有学者曾对此进行过专门的实验,即便是反复煮沸30次的水,内里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仅有0.025mg/L,达不到威胁人体的程度。
只要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水,不用担心反复烧开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变多的问题。而且,我国相关饮用水标准对这些有害物质的限量都有明确规定,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二、用来自来水煮饭还安全吗?当然是安全的,自来水在加热过程中余氯会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氧气,氯离子和氯酸根不会蒸发,氧气又不会影响健康,所以无需担心。
钦州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的师生曾为此进行过实验,分别用自来水和纯净水煮饭,在煮饭之前对水内的余氯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分别为0.1370 mg/L和0.0074 mg/L。在煮完饭后,对米饭进行了余氯检测,结果是均未发现游离余氯。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表示,氯气在加热过程中的确会转换成其他物质,但不会以氯气的形式附着在食物上。烧开的水内余氯含量非常低,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威胁。
但也不是所有的水都是安全的,这种水经常喝的确会增加致癌风险!
致癌水就是温度>65℃的烫水,饮用过烫的水会导致口腔、食管黏膜被灼伤,进而引起慢性炎症,乃至癌症发生。
日常喝水一定要以温水为主,吃火锅、热汤的时候也要注意晾一晾再吃,最好在手背上测试下温度不烫了再吃。
三、电饭煲煮饭会致癌?真正要警惕的是这种情况虽然自来水煮饭被证实是个安全的,可网上又蹦出不少说法称电饭煲内胆在加热时会析出有害物质,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这类传言引发不少家庭担忧,甚至有人称世界卫生组织已呼吁停用电饭煲,真相究竟如何?
这个说法其实也不可信,现在的电饭锅内胆一般为特氟龙材质。其具有性质温度、耐酸碱度强的特点,分解的温度一般需要超过250℃。
央视还为此专门进行过实验,特氟龙只有在温度达到300℃的时候才会开始分解。而我们日常烹饪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80℃,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但当内胆涂层脱落后就需要警惕了,涂层脱落后意味着不沾的作用失去了,烹饪时很容易让米饭受热不均匀,产生糊底、粘锅以及干锅等问题,且米饭在焦糊后还会产生丙烯酰胺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另外,涂层脱落后会增加食物与铝制内胆直接接触的风险,经常摄入铝元素会给神经系统、骨骼健康都带来慢性毒副作用。
日常一旦发现电饭锅涂层脱落要及时更换,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多加关注,及时提醒更换,不要因为舍不得换而继续使用,给健康带来危害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网络十分发达,我们能接受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但其中有不少信息是以讹传讹的谣言,对此我们要学会甄别,不要因为谣言而影响了正常生活。
参考资料:
[1] 《常用生水煮饭,有毒还致癌?》.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2023-11-02
[2] 《万万没想到,饮用水里藏了致癌物?很多人不知道......》.浙江省肿瘤医院 2024-03-13
[3] 《我国癌症高发,都是电饭煲惹的祸?劝告:6种使用习惯确实要不得》.DrX说 2023-06-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