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呼吸声很大

今年75岁王阿姨(化名)一年前发现颈前有一肿块,因为没有什么不适感,也就拖着没去医院检查。可是肿块却越长越大,半年前肿块已经出现压迫气管的症状,两次因为“呼吸困难”被送至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抢救,虽诊断为巨大甲状腺肿,但是王阿姨还是决定“徐徐图之”。出院后肿大的甲状腺逐渐的影响到了她的日常生活,稍快行走也加重气急,甚至睡眠时呼吸都受到了影响。

但由于对手术的畏惧情绪,王阿姨一直对子女隐瞒病情,直到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又被送到了我院急诊内科抢救。

在急诊进行了初步处理,维持通气之后,CT检查结果显示王阿姨甲状腺肿已经向下长入胸骨后的胸腔纵隔内,前方顶住胸骨、后方顶住颈胸椎,最下方已达心脏大血管,挤压气管,气管目前已经极度狭窄,现在一口痰都可能会导致她出现窒息的情况。

“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病人可能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随时会危及生命”,普通外科甲状腺中心的李新平团队评估后表示。随后,王阿姨经由我院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安排入院治疗。

克服麻醉风险,高难手术为老人卸下“重担”

经过详细检查后结果显示王阿姨的气管已明显受到甲状腺肿瘤的压迫,最窄处仅4mm多一点,必须尽快进行手术。但令人担忧的是,王阿姨是一位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曾因肺部肿瘤行肺癌手术治疗及肺储备功能下降的高龄患者,并且在口服氯吡格雷治疗中,对于麻醉、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手术带来的风险和压力都是极大的。

我院甲状腺MDT团队立即展开会诊讨论,麻醉科、内分泌代谢科、重症医学科等共同参与,最终确定了适合王阿姨的手术方案。

专家们一致认为患者甲状腺肿物巨大,气管受压严重,存在气管插管困难、气管软化、窒息、喉返神经变异、术中术后大出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危象等问题,考虑病人合并较多其他疾病,为减轻手术打击,决定不采用直接的开胸手术方式,采取常规甲状腺手术的颈部切口手术,但这样手术难度大大增加,手术风险高,对主刀医生的技术要求也是非常严格。

可是王阿姨放心不下家中卧病在床的老伴,在经过积极治疗症状好转后便要求出院,表示把照顾老伴的事情安排好后再入院手术。然而,就在王阿姨出院前一晚的22点,她又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到了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程度,也正是这一次毫无预兆的发病,使得倔强的阿姨终于决定手术了。病情紧急,刻不容缓,子夜时分吴社华、孙建军和赵泽坤医生为阿姨紧急做了手术。

由于气管压迫狭窄,给麻醉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麻醉科医生程鑫宇准确评估病情,采用气管镜清醒插管的方案成功实施了麻醉。

术中发现,王阿姨右侧胸内甲状腺肿瘤已经贴近头臂干(心脏发出的大血管),还有部分伸入气管后方,左侧低至紧贴主动脉弓,已经达到比较严重的状态。甲状腺部分血供丰富,术中容易出血,一旦出血会严重影响手术进程,甚至手术失败。

主刀医生凭着多年的经验及手术技巧,最终在出血量很少的情况下成功为其卸下“重担”,顺利完成手术。阿姨术后第4天便顺利出院。

关于甲状腺疾病,早认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细胞的异常、局灶性生长引起的离散病变.通常指在甲状腺内能被影像学检查发现的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区分开的占位性病变。

部分良性肿瘤经长时间生长,体积增大,有可能发展成为巨大甲状腺肿瘤,甚至压迫周围器官,威胁生命安全。

甲状腺肿瘤较小时,无明显症状,患者往往会掉以轻心,不予处理;当颈部肿块持续增大,出现明显的呼吸、吞咽困难、无法平卧睡眠等症状时,往往已造成气管狭窄、食道受压,无形中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因此,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定期复查至关重要。通过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的大小及性质,及时治疗,避免将“小病”拖成了“大病”。

定期体检,进行甲状腺彩超、功能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进行随诊或相应处理。当出现以下症状,如甲状腺区域有肿块或肿胀、咽喉异物感、甲状腺区域有压迫、疼痛、吞咽或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颈淋巴结肿大,或出现心慌、手抖、失眠、多汗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避免耽误病情。

图文|普通外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