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叫水浒

四大名著,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比如说《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两本著作,我们一看到名字,就能联系到它书中的一些内容。

但相比之下,《水浒传》这个名字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为什么《水浒传》要叫作《水浒传》?这三个字又有什么含义呢?

水浒,这两个字就是水边的意思,一方面是指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了这个水泊梁山。另一方面则是引用了诗经中的一个典故。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经•大雅•绵》

这首诗大概讲的就是,周文王的先祖,也就是周的第一代首领,他面对游牧民族的侵扰和百姓的生灵涂炭,十分的痛心。于是,他就带领百姓迁徙,百姓十分感谢首领,也渐渐地在这个岐山这里定居了下来。同时,也奠定了周朝的根基。

而在这个典故里,周朝通过迁徙,定居,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出路。农耕起家,也渐渐地富足了起来。而同样处于困境当中的梁山好汉,他们也在寻找新的出路,因此才有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但故事结局大相径庭。梁山的英雄好汉,想要在忠义和生存之间寻找平衡,却很难做到,最终就迎来了全面的崩盘,拉上了悲剧的大幕。

但从这一个典故当中,我们却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施耐庵对于梁山好汉的态度。

我们经常说,施耐庵对于梁山好汉的态度是明褒暗贬,是对他们反抗宋朝的这种行为的不认可,所以说才给了这么一个这种悲惨的结局。

但是我们从水浒这两个字上的典故来看,其实,施耐庵的正面情感是占据上风的。


当然,很多人也同样认为,《水浒传》可能不是施耐庵自己一个人的作品,而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同样适用。《水浒传》这部作品,它取材于宋元时期非常多的笔记故事,还包括戏剧等杂乱的民间传说。

施耐庵,它更多的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把这所有的故事串联起来。其中,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当他们都拼在同一部作品当中时,难免会出现价值观的冲撞。

所以当在读《水浒传》时,可能会比较强烈的矛盾感,而这正是这些矛盾感的由来。

结论

作者施耐庵对于《水浒传》这部作品,赋予了很强的正面情感。然而,无论是历史还是人物,都终将赋予他一个悲剧的结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