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刘志勇,王晓东.(2021)."男性胡须生长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01(12),876-882.
男人的胡须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胡子多的男人雄性激素旺盛,性能力强得像头牛;有人说,胡子长得好的人更长寿,说明身体底子结实。
可也有人反驳,说胡子多只是遗传,跟健康没啥关系。
到底谁说得对?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胡须是男人的第二张脸
男人的胡须,就像女人的头发,虽然不影响吃饭睡觉,但它确实能反映一些身体状况。胡须的生长,主要靠雄性激素,尤其是睾酮。
睾酮在男人体内扮演着“大总管”的角色,管理肌肉、骨骼、生殖能力,连性格都要管一管。
有些男人青春期一过,下巴、嘴角、两腮就开始长满黑密的胡须,一天不刮就扎人;可有些人到了三四十岁,胡须还是稀稀拉拉,像秋天的野草,长几根歪几根。这是为啥?
一是基因决定的。
爸妈给的东西,咱们改不了。
比如有些中东男人,二十岁就能留一把像地毯一样的胡子,而有些东亚男人,四十岁了胡子还是稀稀拉拉,就算天天喝鹿茸泡酒也没用。
二是激素水平的影响。
睾酮水平高的男人,胡须一般长得比较快、比较浓密。可这并不代表他的性能力一定强。
男人的性能力是个复杂的系统,睾酮只是其中一环,还得看血管健康、心理状态、甚至生活习惯。
三是健康状况的体现。
健康良好的男人,胡须通常长得均匀、颜色深、质地硬;而营养不良、压力大、内分泌紊乱的人,胡须可能会变细、变淡、甚至局部脱落。
胡须和性功能,真有关系吗?
不少人觉得,胡子浓密的男人,性功能一定强。这种说法,有几分道理,但也不能全信。
先说点科学的。
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胡须茂密的男人平均睾酮水平确实比胡须稀疏的男人高一点,但这个“高一点”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床上就一定更持久、更勇猛。
性能力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血液循环、神经敏感度、心理状态,甚至是伴侣的吸引力。
再说点实际的。
生活中有些胡子拉碴的男人,确实精力旺盛,但也有些胡须茂盛的人,身体虚得像棉花糖,稍微累一点就没精神。
光看胡子判断性能力,跟光看车标猜车速一样,不靠谱。
胡须和寿命,真有关系吗?
这个问题,比性功能更复杂。
有研究发现,胡须浓密的男人,平均寿命并不一定比胡须稀疏的人长。
有些地方的男人天生胡子多,比如意大利、土耳其,但他们的平均寿命并不比胡子少的日本男人长。
但如果一个男人本来胡须旺盛,后来突然变得稀疏,那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比如营养不良、肝脏问题、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是雄激素水平下降。
如果同时还伴随着体力下降、情绪低落、腰腹部脂肪增加,那最好去医院查查雄激素水平,别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后悔。
胡须还能告诉我们什么?
1.压力太大,胡子也会“罢工”
长时间的压力会影响雄激素分泌,让胡须生长变慢,甚至局部脱落。有人工作压力大,半年后照镜子发现,嘴角的胡子变稀了,甚至有点“秃”。
这不是错觉,压力真的会让胡须“消失”。
2.肝脏不好,胡须可能变淡
肝脏是身体的“化工厂”,负责代谢各种激素。如果肝功能不好,雄激素的代谢也会受影响,导致胡须生长变慢,颜色变浅。
3.甲状腺问题,也会影响胡须
甲状腺掌管身体的新陈代谢,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胡须可能会变得稀疏,没有光泽,甚至掉落得比头发还快。
男人的胡须,怎么“养”才健康?
别瞎折腾,顺其自然
有些人嫌胡子少,就吃各种补品,甚至用生发水往下巴上抹。
这些大多是心理安慰,真正管用的,还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身体自然调节激素水平。
别熬夜,别瞎吃,别把自己累垮了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压力大,都会影响激素分泌,让胡须变得稀稀拉拉。想让胡须长得好,作息规律、营养均衡,比吃补品更靠谱。
定期刮胡子,促进生长
有些男人发现,胡子刮得越勤,长得越快。这其实是因为刮胡子能刺激毛囊,让胡须长得更粗、更密。
这只是对已经有胡须的人有效,那些天生胡子少的,刮再多次也不会变成“胡子大王”。
结语
胡须,确实能反映男人的一些健康状况,但它不是万能的“健康检测器”。
胡须浓密的男人,未必性能力更强,也未必更长寿;胡须稀疏的男人,也未必身体不好。有胡子的,别太骄傲;胡子少的,也别太自卑。
身体健康,比胡子茂盛更重要。
如果发现胡须突然变稀、变淡,或者局部脱落,那就别光盯着镜子发愁,去医院查查身体,可能是身体在向你求救。
胡子虽然只是男人脸上的一撮毛,但它能透露的健康信息,远比你想象的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