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常感冒是什么原因

前几天,有位患者满脸疲惫地来找我。他说自己这段时间反复感冒,本以为是免疫力下降,各种滋补品、保健品吃了不少,可感冒还是时不时找上门,症状轻的时候流鼻涕、打喷嚏,严重时还发烧、咳嗽,整个人难受极了,工作生活都受影响。他疑惑,怎么免疫力就提不上去呢?其实,反复感冒不全是免疫力差,可能忽略了这 4 个细节。

环境因素:温差与湿度的影响温差过大:秋冬换季,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有时能超 10℃。人体适应不了温度骤变,就易感冒。以北方供暖为例,室内温度常超 20℃,室外可能零下十几度。从温暖室内到寒冷室外,血管收缩,鼻黏膜供血受影响,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病毒易入侵。研究显示,温差超 7℃,感冒风险增 30% 。应对温差,要根据温度增减衣物,出门带外套。室内空调、暖气温度别设太高,20 - 22℃为宜,缩小室内外温差。空气干燥:寒冷季节,空气湿度低,室内常低于 40%。鼻黏膜在干燥环境下,分泌液不足,抗病毒能力降 30% - 40% 。流感病毒在干燥空气生存时间长,存活超 24 小时,增加感染风险。改善空气干燥,可在室内放加湿器,湿度保持 40% - 60% 。睡前在卧室放盆水,或用湿拖把拖地,也能增加湿度。多喝水,每天 1500 - 2000 毫升,让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饮食因素:营养不均衡与不良饮食习惯营养不均衡:营养是免疫系统基础,缺维生素 C、D、锌等营养素,免疫细胞活性受影响。维生素 C 参与抗体合成,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维生素 D 调节免疫细胞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数据显示,常吃蔬果、补充多元营养素人群,感冒频率比饮食单一者低 25% - 35% 。要保证营养均衡,每天吃够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像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 C,每周吃 2 - 3 次;牛奶、鸡蛋含优质蛋白,每天适量摄入。不良饮食习惯:常吃高盐、高糖、高脂食物,对免疫系统有害。高盐使口腔溶菌酶减少,削弱口腔防御,增加感染风险;高糖消耗体内水分、营养,降低免疫力;高脂影响免疫细胞正常功能。据统计,每天摄入盐超 6 克人群,感冒概率比摄入少者高 20% 。日常饮食要控制盐、糖、脂摄入,少吃咸菜、蛋糕、油炸食品。清淡饮食,多吃蒸煮食物,减少油盐糖添加。生活习惯:睡眠不足与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睡眠时,身体修复细胞、调节免疫系统。长期睡眠不足,免疫细胞数量、活性降 20% - 30% 。每晚睡 7 - 8 小时人群,感冒后症状持续时间比睡不足 6 小时者短 2 - 3 天 。要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每晚 10 - 11 点间入睡。睡前 1 小时不碰电子设备,营造安静、黑暗、舒适睡眠环境,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缺乏运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免疫细胞更快到达感染部位。每周运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人群,感冒频率比不运动者低 40% - 50%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每天散步 30 - 60 分钟,每周慢跑 2 - 3 次,每次 20 - 30 分钟;或每周打 3 - 4 次太极拳,每次 40 - 60 分钟。疾病因素:过敏与基础疾病的影响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症状像感冒,易混淆。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发,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有过敏性鼻炎者,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炎症,产生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易误认成感冒。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 10% - 25% ,很多患者当感冒治疗,效果不佳。若反复 “感冒”,伴有鼻痒、眼睛痒、皮疹,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加重,要考虑过敏性鼻炎,及时就医,查过敏原,规范治疗。基础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免疫系统受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白细胞功能异常,抗感染能力弱;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黏膜受损,易感染病毒、细菌。据统计,有基础疾病人群,感冒频率比健康人高 3 - 4 倍 。有基础疾病者,要严格遵医嘱治疗,控制病情。定期体检,监测身体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反复感冒原因多,不能只怪免疫力差。从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疾病等方面排查,针对性调整改善,才能减少感冒发作,保持健康。要是对反复感冒原因或应对方法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