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五险一金”,很多职场新人可能会一脸懵:“这到底是啥?和我工资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的基础保障,简单来说,就是“五险”加“一金”,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住房六大生活场景的保障。下面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你拆解清楚!
一、“五险一金”的组成
1. 养老保险:退休后的“生活费”
养老保险就像年轻时存钱给老了的自己。工作时,你和单位各交一部分钱,退休后就能按月领养老金。按现行政策,累计缴满15年且达到退休年龄(比如男60岁、女干部55岁)就能领。比如,月薪1万,个人交8%(800元),单位交16%(1600元),这些钱会存入你的养老账户,退休后按公式计算发放。
2. 医疗保险:看病不用愁
医保是“救命钱”,能报销门诊、住院、买药等费用。比如感冒发烧花500元,医保可能报销60%-80%。个人一般交2%(月薪1万交200元),单位交6.5%-10%。注意,医保有起付线和封顶线,但日常小病或大病都能减轻负担。
3. 失业保险:失业时的“过渡金”
如果被裁员或公司倒闭,失业保险能帮你领几个月的生活费。比如北京目前每月最低可领2034元。缴费比例较低,个人交0.5%,单位交0.5%-1%。不过主动辞职不算失业,别搞错啦!
4. 工伤保险:工作中的“保护伞”
工作中受伤或患职业病,工伤保险会赔医疗费、伤残补助等。比如搬运工扭伤腰,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报销,单位缴费0.2%-1.9%,个人不用交钱。
5. 生育保险:妈妈的专属福利
生娃能报销产检、分娩费用,还能领生育津贴(相当于带薪产假)。比如单位平均工资1万,产假98天,可领约3.27万元。单位交0.5%-1%,个人不用交。男性配偶的陪产假和部分报销也能享受哦!
6. 住房公积金:买房租房的神器
公积金是强制储蓄,你和单位各交5%-12%(比如月薪1万,双方各交500-1200元)。这笔钱可以低息贷款买房(利率比商业贷款低1-2个百分点),或提取付房租、还房贷,甚至装修。
二、常见误区与关键细节
1. 试用期不交社保?违法!
很多公司忽悠新人“转正后才交五险一金”,这是违法的!法律规定,入职30天内必须缴纳,试用期也不例外。如果公司说“多给补贴代替社保”,果断拒绝——补贴是蝇头小利,社保才是长远保障。
2. 缴费比例因地而异
比如养老保险,单位交16%-20%,但上海可能略高;公积金比例5%-12%,不同城市政策不同。签合同前,建议查当地人社局官网或直接咨询HR。
3. 断缴影响大
医保断缴次月就不能报销,养老保险断缴可能延迟退休。换工作时尽量无缝衔接,或找代缴机构过渡。
4. 这些钱可以提取
公积金不仅能买房,租房(提供合同)、大病医疗、退休等也能提现。比如月薪1万,公积金账户每月存2000元,租房每年可提2.4万。
三、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 保留凭证:社保卡、公积金账户、工资条都要留好,定期核对缴费记录(支付宝/微信就能查)。
• 维权渠道:如果公司不交或少交,先找HR沟通,无效则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 灵活就业者:自由职业者可以以个人身份交养老和医保,虽然费用全自担,但能保障基础权益。
总结:五险一金是打工人的“隐形工资”
它看似扣了工资,实则是国家强制单位为你存的“保命钱”。从看病到养老,从失业到生娃,甚至安家置业,都离不开它。了解规则、合理利用,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踏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