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就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
一、病因。
1、免疫反应学说:当内耳受到抗原抗体反应的刺激后,可能出现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情况,从而使体液渗入膜迷路,并进一步导致膜迷路积水。
2、内耳缺血学说:当内耳发生缺血后,可能引起组织缺氧、内淋巴液渗透压增高等情况,并进一步使外淋巴液及血液中的液体移入内淋巴,从而导致膜迷路积水。
3、内淋巴管机械阻塞与内淋巴吸收障碍:在内淋巴纵流中任何部位的狭窄或梗阻,都可能引起内淋巴管机械性阻塞或内淋巴吸收障碍,而二者是引起膜迷路积水的主要原因。
二、症状。
1、眩晕:多呈突发旋转性眩晕,患者会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或感摇晃、升降或漂浮。另外,患者在眩晕的同时,多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迟缓、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
2、听力下降:在患病初期,患者可无自觉听力下降,在多次发作后,听力丧失的程度会逐渐加重,但极少会导致全聋。此种听力下降一半呈明显的波动性,即发作期加重,而间歇期减轻。
3、耳鸣:多出现在眩晕发作之前,初为持续性低音调吹风声或流水声,后转为高调蝉鸣声、哨声或汽笛声。
4、耳闷胀感:在发病初期,患侧耳内或头部可能有胀满、沉重或压迫感,部分患者还会感到耳周灼痛。
三、诊断依据。
1、至少发作过两次旋转性眩晕,且每次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在眩晕发作的同时,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但无意识障碍。
2、在眩晕发作前、发作同时、发作后,必须在耳科学上记录到一次听力下降。
3、伴有耳鸣、耳胀满感等症状。
4、排除其他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迷路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引起的眩晕。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在疾病的发作期,患者应该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并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等。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前庭神经抑制剂(如地西泮、苯海拉明、地芬尼多)、抗胆碱能药(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血管扩张药及钙离子拮抗剂(桂利嗪、氟桂利嗪、倍他司汀、尼莫地平)、利尿脱水药(如氢氯噻嗪、氯噻酮)等。
3、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眩晕发作频繁、剧烈,或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具体的手术方式,包括内淋巴分流术、化学药物前庭破坏术、迷路切除术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