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妈前几天去小诊所看胃病。医生一问才知道,她这几天晚上都不吃生姜,连晚饭里炖汤带点姜丝都得挑出来。
“你怎么不吃了?”医生一边记病历,一边问。
王大妈说:“我在网上看到的,说晚上吃生姜等于吃砒霜,越看越吓人,我哪还敢吃啊……”
医生听完,说:“您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嘛!”
就在上个月,王大妈还天天晚上喝姜汤,说是能暖胃助眠,结果现在风一吹胃就咕噜叫,整宿睡不好觉。
她本来就是脾胃虚寒的体质,生姜对她来说,晚上吃反倒合适。可一看到这个标题,不由分说就停了口,害怕把自己吃出毛病来了。
那么,生姜到底什么时候吃才好?晚上吃到底是不是伤身?
晚上吃生姜,胜似吃砒霜?是不是真的?
关于“晚上吃生姜,等于吃砒霜”这个说法,很多人光看标题就不吃生姜了。但如果仔细翻查古籍、请教专业医生,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以讹传讹。
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中,生姜一直被视为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功效的常用药食两用之品,并没有所谓“晚上食用有毒”的记载。
之所以流传这种说法,大多是因为有人误读了一句“夜不食姜,伤肝”的话。而这句话在古书中既没有出处,也没有权威依据。
2020年《中华中医药杂志》发布的一篇关于生姜食用时段的综述文献指出,目前尚无临床证据表明晚上吃生姜会对肝脏产生毒副作用,反而在一些胃寒、夜间易腹胀人群中,晚上适量食用生姜制品能起到舒缓作用。
生姜的功效
在传统医学中,生姜属于性温味辛之品,具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呕、健胃消食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印证了它的多重益处。
比如《美国营养学杂志》在一项实验中指出,生姜对胃排空速度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能有效减少餐后胀气与消化不良。
生姜中的姜辣素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改善慢性胃炎及寒性体质。尤其是对于手脚冰冷、脾胃虚寒的人群,适当摄入生姜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
在一些气候潮湿的地区,如江南、岭南一带,当地民众经常用姜煲汤、做菜、泡茶,也是因为它能帮助身体驱寒祛湿,稳定胃气。
如何科学吃生姜?
合理吃姜,要看个人体质。脾胃寒湿重、经常腹泻、晨起恶心的人,适量吃姜有明显改善作用。而阴虚火旺、容易上火、喉咙干痛者,姜则不宜多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上适当摄入姜水,可以激发胃气、促进代谢;中午炒菜时加入几片姜,有助于消化吸收;晚上如肠胃无不适,也可少量摄入。关键在于不过量、不空腹。
国家卫健委《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生姜摄入量控制在3克到5克左右即可,大约是两三片薄姜片。对于担心晚上吃姜影响睡眠的人,可以先从晚饭加入少量姜丝开始,观察身体反应,逐步调整。真正的科学饮食,从来不是一刀切,而是结合自身情况去应对。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文中使用人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