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虎鱼为什么变黑色

虾虎鱼怎么养发色?

为什么别人家的虾虎鱼都长得这么好看,而自己家的总是灰头土脸的?今天就来讲一下怎样把虾虎鱼养的好看。

首先来了解一下虾虎鱼身上颜色的组成,大致分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像身上这些黄色、红色的斑纹,以及背鳍上的金色、蓝色等具有金属质感的反光物质。另外一部分就是像这样黑色的或者灰色的保护色,而保护色的作用就是为了盖住它身上这些鲜艳的颜色。

所以首先来讲一下如何让虾虎鱼褪掉黑色的保护色。虾虎鱼在野外有非常多的天敌,所以它会改变自己的体色跟环境融为一体,所以底砂的颜色以及材质都要跟鱼的皮肤接近,并且颜色一定要单一,不能有黑白的对比,否则就会出现黑白相间的保护色,更不能是纯黑的,否则虾虎鱼也会跟着全黑,太白了也不行,鱼鳍会跟着变透明。

并且底砂颗粒的大小不能过大,否则比较高的底砂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黑色的影子,也会让虾虎鱼出现保护色。另外底砂唯一作用就是装饰,厚了会繁殖厌氧细菌产生毒素,像这样薄薄一层就够了,打架输了没地方住,吸在玻璃上也是导致虾虎发黑的一个原因,一般有地方住的就不会黑的特别离谱。

鱼缸怎么布置能够容纳更多的虾虎鱼已经出过视频了,可以往前翻一下。水质有问题,把鱼养的半死不活也是发黑的一个原因。像平常所说的神农吻虾虎鱼,被科学家命名为黑吻虾虎鱼,实际上是饲养水平太低了,呈现出保护色。

再来说怎么样把虾虎鱼养的鲜艳,虾虎鱼身上这些斑点从黄颜色到橙色再到红色,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发色。所以如果身上是没有斑纹的,也不会后天长出来,自然也就不能发色。斑纹的大小、形状以及面积和颜色上限都是天生的,有的鱼身上斑纹少甚至没有,有些鱼的背鳍质感是实心的,而有些怎么养都是透明的,还有的鱼身上斑纹颜色上限只能到橙色,不能变成红色。所以最受大家欢迎的神农虾虎鱼也是因为它的全身都无死角的遍布着花纹,并且都能到达红色。

某些人说的黄神农其实只是还没有完全发色而已,斑点的颜色从黄到红是因为虾红素的积累,这通常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喂食含有虾红素的食物都能使虾虎变得更红。

虾红素的含量高低可以通过食物变质后的红色深浅来判定,通常黑壳虾在变质之后颜色是最红的,所以虾红素含量也是最高的。而糠虾或是白虾变质之后则是白色或者淡淡的粉色,所以它们的增红效果是比较差的。

另外红虫蚯蚓这些虽然红,但是却没有增红的作用。虾虎鱼背鳍上的金属色荧光物质则是鸟嘌呤晶体的堆积形成的。虽然这些荧光物质只需喂食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可以产生,但是把虾虎鱼背鳍养出金属质感要比把身上的斑纹养红更加的困难。

因为虾虎鱼通常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背鳍才能拥有最强的金属质感,一旦过了春天,即便水温没有升高多少,它的质感也会逐渐消失。而身上的斑纹如果已经养成红色了,通常也是不会褪色的。

所以想要把虾虎养的好看,最好是在秋天已经降温的时候入手,养到第二年春天又红又蓝的时候多拍些照片就可以了。但是不建议夏天就开始养,因为长时间的高温会导致虾虎鱼被鳍的边缘融掉,本质是虾虎鱼的内脏因为持续的高温而受损。

有些人喜欢有事没事往缸里下一点药,也会损害鱼的内脏。在缸里经过一个夏天的鱼,不仅到了秋冬降温的时候背鳍被融掉的边缘长不出来,而且因为内脏被持续的高温损伤,颜色也会非常的差,怎么养都比不上秋天新抓的。

因为虾虎鱼的发色靠的就是内脏把色素给排到皮肤上,而虾虎鱼在夏天的时候特别难养,就是因为高温导致内脏处理毒素的能力下降,更容易中毒,也并不是直接被热死的。所以夏天想养的好,就得全天开空调或者冷水机,把鱼缸温度保持在25度以下。

春天直接在野外抓的已经发色的虾虎鱼,也不一定比缸里从秋天开始养起来的更红。因为虾虎鱼在野外的主食其实并不是黑壳虾,是一些更容易获取的食物,比如藻类或者蜉蝣稚虫等。而黑壳虾具有坚固且光滑的外壳,在野外相对来说是非常难捕捉的,只是在缸里空间小黑壳虾没地方逃。

所以有些地方的虾虎刚抓起来身上是黄的,就是因为根本没吃过几只黑壳虾。家里鱼缸的温度通常要比野外早一些上升。5月份野外溪流里水温仍然不到20度,缸里可能已经超过25度了,所以缸里的发色季节和退色季节都要比野外早一些。

野外大概3-6月初颜色都还不错,缸里大概2月-4月底颜色最好。所以4-6月在野外抓起来,看上去颜色还不错的,可能放缸里养了几天就褪色了。这个时候也是鱼的繁殖季节,不建议去野采,会打扰到它们。

最后总结一下,想养出一条好看的虾虎,和鱼缸环境、在缸内的地位、水质、先天的基因表现、水温、季节各方面都有关系。当然了想把鱼养的好看,肯定是建立在能把鱼养活的前提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