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马是午

百度百科:

午,汉语一级字,读作wǔ,最早见于甲骨文,①其本义是舂杵,②引申指抵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啎也”),③借作“五”而指纵横相交,④又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七位,⑤还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马”等。

下面是午的字形演变:

图一 午

我们看到,午的字形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最初是上下两个圆相交,并有冒头。这就是前面我所解读的幺(图二的图形2)的甲骨文字形。

图二 幺

只是图一后面的图形2就发生了改变:由中空变为实体;到了图形3,再次发生改变:重心下移,演化出向上升腾的意象;图形4把图形3的膨胀部分改为短横,变化不是很大。

关于午的字形演变的解读,我们还可以在《律书》、《律历志》、《天文训曰》书里找到相关注释:

1、《律书》曰:“午者,阴阳交,故曰‘午’。”

上午、中午、下午,还有午夜,是指阴阳交汇的程度。

2、《律历志》曰:“咢布于午。”“咢布于午”可以理解为在午时或午月,万物生长达到一个活跃和繁茂的阶段。

3、《天文训曰》:“午,仵也,阴气从下上,与阳相仵逆也。”

所以,午的本义就是:阴气从下往上,与向下的阳气相交的过程。

把舂杵作为午的本义,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它的引申义。

锄禾日当午,这样写是欠妥的。为什么有上午、中午、下午之说?这里的上和下是做动词用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