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来大姨妈心情不好

文 | 中医益肾

编辑 | 中医益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嘿,姐妹们!是不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心情像坐过山车,上一秒还笑嘻嘻,下一秒就想摔手机?“我这是怎么了?难道……又是大姨妈的锅?”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月经前你总是“情绪崩溃”,甚至怀疑人生!

月经前的“情绪大爆炸”,到底是谁的错?

先别怪自己矫情,也别怀疑是不是“水逆”了,其实你这一切的情绪波动,大概率是“PMS”(经前综合征)在作妖!PMS(经前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在月经来临前的一周左右,情绪和身体都会发生一些“骚操作”,比如暴躁、焦虑、抑郁、易怒,甚至连脸上的痘痘都来“凑热闹”!

有研究显示,超过80%的女性都会不同程度地经历PMS,其中有20%的人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所以,别再觉得自己是“玻璃心”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你的错!

罪魁祸首:激素的“宫斗戏”

这场“情绪大戏”的幕后黑手,其实是体内的激素在搞事情!

1.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过山车。”月经前,雌激素和孕激素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而它们恰好跟情绪息息相关。雌激素下降,会影响大脑的“快乐因子”—— 血清素,导致你烦躁、焦虑、甚至有点想哭。

2. 血清素减少,快乐“余额不足。”血清素是让你开心的“快乐激素”,但月经前它会大幅减少,结果就是——你变得特别容易生气,甚至一点小事就能让你炸毛!

3. 皮质醇升高,让你更容易焦虑。皮质醇是“压力激素”,月经前它的水平会上升,让你更容易紧张、焦虑,甚至出现“假性抑郁”症状,感觉人生好难。

简单总结:月经前,激素大乱斗,血清素减少,皮质醇飙升,情绪自然就“炸裂”了!

为什么有些人PMS特别严重?可能是这些原因!

1. 体质不同,激素敏感度不同。有些人的身体对激素波动特别敏感,所以PMS的症状就会更严重。简单来说,有的人能淡定接受激素的“作妖”,有的人则被折腾得“怀疑人生”!

2. 饮食习惯影响情绪。爱吃甜食、重口味、咖啡喝太多?恭喜你,PMS可能会更严重!高糖、高盐、高咖啡因的饮食,会让血糖波动更大,情绪更不稳定,脾气更暴躁!

3. 睡眠不足,让一切更糟。熬夜、睡眠质量差,会让皮质醇升高,本来就快“破防”的情绪,可能会直接崩盘!

4. 缺乏运动,血清素更少。运动能促进血清素分泌,不爱运动的人,血清素本来就偏低,月经前更容易“emo”!

PMS太折磨人?这几招帮你稳住情绪!

1. 饮食调整,吃对食物更舒心。少吃高糖、高盐的垃圾食品,多吃富含镁、维生素B6的食物,比如坚果、香蕉、深色蔬菜。镁有助于放松神经,维生素B6能促进血清素合成,让你心情更稳定!

2. 适量运动,赶走负能量。别觉得运动麻烦,哪怕只是每天快走30分钟,都能帮你提升血清素,让情绪更稳定!

3. 规律作息,别熬夜!睡眠不足会让激素波动更剧烈,PMS的症状也会更严重。 每晚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能明显缓解暴躁和焦虑!

4. 适当补充Omega-3,减少炎症。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比如深海鱼油)可以帮助减少PMS的情绪波动,降低焦虑感!

5. 学会放松,调节压力。瑜伽、冥想、泡热水澡,甚至是听听喜欢的音乐,都能帮助你降低皮质醇,让情绪更平稳!

PMS严重到影响生活?可能是PMDD!

如果你的PMS症状特别严重,甚至到了影响正常生活、哭到无法控制、严重抑郁的程度,可能不是普通的PMS,而是 PMDD(经前焦虑障碍)!

PMDD比PMS更严重,它会导致极端的情绪波动、抑郁、甚至自残倾向。如果你发现自己每个月都被情绪折磨得痛苦不堪,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姐妹们,PMS不可怕,学会应对就能轻松过关!

每个月的大姨妈就像一个“情绪炸弹”,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把它变成“哑弹”!吃对食物、作息规律、适量运动,这些小习惯,能让你的PMS症状大幅缓解,轻松度过那几天!

当然,如果PMS让你痛苦不堪,记得及时就医,别一个人硬扛!最后,转发给你的姐妹们,让大家一起远离PMS的情绪折磨吧!

参考文献:

Yonkers, K. A. 等人(2008):《经前综合征》,发表在 柳叶刀(Lancet)期刊,第371卷(9619期),第1200-1210页。

Rapkin, A. J. & Akopians, A. L.(2012):《经前综合征和经前焦虑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发表在 绝经国际(Menopause International)期刊,第18卷(2期),第52-59页。

Bertone-Johnson, E. R. 等人(2015):《维生素D与经前综合征风险的关系》,发表在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第182卷(12期),第1000-1009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