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金元宝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进入世界知名的超深水项目

却遭遇油价暴跌的窘境

抱着“金元宝”也如坐针毡

但时间不等人,面对如此困境

看何保生和他的团队

怎样“火中取栗”

“我们无法控制油价,但可以控制成本”

2013年,中国海油成功中标Libra项目。能够进入这个世界知名的超深水项目,让公司上下都兴奋不已。2014年9月2日,巴西正值冬季,作为中国海油派驻Libra联合项目组的前线人员,何保生一行受到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简称巴油)同事的热情接待。

Libra储量惊人,然而油价暴跌让这块“金元宝”尽快变现、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受到打击。按照原有开发方案,开发即亏损。

△何保生

“当时,我们几个派驻巴西的同事如坐针毡。对中国海油而言,每拖延一天,资产安全就多经受一番考验,合同期不会因为开工延误而延长。基于中国海油的经验,我们无法控制油价,但可以控制成本。”何保生说。

思之再三,在2014年全体员工年终总结大会上,何保生提出桶油成本控制目标。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基本上就得练成世界超深水领域的绝顶高手。面对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何保生坚定地说:“我觉得这个目标一定可以达成,全体齐心协力是保证降本增效成功的关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或许没有人比在巴西工作的中国海油团队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了。

从进入联合项目组的第一天起,中国海油团队在联合项目组先后5次提出开展降本增效,并大力介绍中国海油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果。为何如此执念于降本增效?何保生说:“降本增效的理念已经刻入我们海油人的骨子里。”

△何保生Seadrill的同事讨论钻井工作

高手过招,比拼的是实力。曾历任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修机首席工程师、钻完井首席工程师、采油室主任和钻采院副院长的何保生,因有技术傍身,提出的建议经常切中要害,让作业者和合作伙伴眼前一亮。

在中国海油坚持不懈的努力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共同推动下, 2015年10月,Libra项目正式决定启动降本增效专项工作,由何保生任降本增效负责人,协调与降本增效相关的各项工作。真正的考验来了。

为降本增效群策群力

业内周知,对油田盈亏影响最大的两个内在因素是投资与采收率。由于Libra项目在降低投资、提高采收率方面设置的目标较高,必须群策群力才有望达成。在走群众路线方面,中国海油团队可谓殚精竭虑。

那是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开展初期,每当有服务商来谈合作时,大家总是半开玩笑地将何保生推到台前,由他向服务商压价。看着服务商怒气冲冲的背影,何保生也有暗自心惊的时候,但他不打算让步。

“如果不降本增效,那么将没有Libra项目,更谈不上跟你们合作,我们必须同舟共济。”

在里约热内卢油气论坛等多个行业会议上,何保生不断强调这个观点,得到了供应商们的广泛认同。

对内唱黑脸的日子也时常有。尤其是在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初期阶段,一些部门的预算降低了,支出收紧,难免会有冲突。加上很多技术革新和管理提升措施打破了巴油一贯的做法,有大量工作需要协调,而部分员工的主动性又不够。此时,何保生总是督促大家干活。

唱响深水,自信出发

在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Libra降本增效的成绩单非常亮眼。目前,一、二期应用的33个降本增效措施已推动Pilot项目开发方案投资降低31%,Libra项目西北区开发单元盈亏平衡油价接近预定目标……“Libra项目降本增效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已逼近深水项目的极限。”何保生感慨良多。

让中国海油团队感到高兴的是,降本增效在Libra项目已经生根发芽,成长为一种文化。巴油管理层将降本增效视为巴油核心竞争力,在其主要业务单元宣讲和推广Libra的做法。

△何保生和墨西哥深水项目组成员讨论问题

如今,何保生已转移到另一个战场——墨西哥深水项目。经历了Libra项目,他的身上多了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从容,更增添了在深水舞台上唱响海油声音的自信。

艰难险阻

挡不住他们向前的决心

大胆求变

让中国海油的降本增效经验

在巴西大放异彩

文字 | 陈洪澜

图片 | 由中国海洋石油国际公司提供

编辑 | 徐昕联 刘晶晶

监制 | 徐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海油,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