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手一直发麻

生活中,手臂、手指发麻酸痛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枕着手臂睡觉久了会手麻,过度疲劳或长期搬抬重物,可引起手部发麻酸痛,手臂及手指被长时间挤压也会导致发麻酸痛。但如果这些原因都不存在,却经常感到手麻,且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的话,就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体内潜藏了某些疾病。

颈椎病是导致手麻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经常出现手麻的状态,70%可能是因颈椎病造成的。当颈椎部位出现退行性改变、增生、老化及骨刺等,会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神经支配部位的感觉、运动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手臂、手指发麻酸痛,还伴有颈部肌肉僵硬、酸痛等症状。如今,“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病也已成为常见病之一。颈椎病患者一般可通过推拿、按摩、热敷、牵引等措施缓解不适,也可遵医嘱使用颈舒颗粒、颈复康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配合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营养神经药物,以减轻神经损伤。

腕管综合征,又称“鼠标手”,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患者可表现为手掌挠侧及挠侧三个半手指刺痛、麻木、无力或疼痛,部分自觉手部和肘部之间的手臂疼痛。该病多发于30-6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多高于男性。患者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夜间手指感觉异常或麻木,随着病情加重,手指感觉减退或散失,手握力及捏力逐渐下降、大鱼际桡侧肌肉萎缩,拇指不灵活等。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等,可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病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对正中神经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并促进神经恢复。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需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手腕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活动。同时,加强肌肉锻炼和柔韧性训练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是导致手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患者出现手脚麻木,同时伴有四肢的蚁行感,或是踩棉感等症状时,就要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一个慢性并发症,它是由于在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产物,对神经造成损伤所引起的,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多个部位,以远端对称性感觉减退为主。患者会感觉迟钝,出现对称性四肢麻木、疼痛、蚁行感,下肢比上肢重,夜间一般比白天严重。

而且一般是从手指尖或脚趾尖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手脚的麻木往往是双侧对称,会同时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另外有很多患者描述走路踩在地上时,会有一种像踩棉花的感觉,这些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一般不可逆,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一种脱髓鞘器质性病变。当发生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同时应用改善微循环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患者症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应用阿卡波糖片或胰岛素注射液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同时应用甲钴胺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促使受损神经恢复、改善手麻症状。

脑血管病变也不容忽视。常见的有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影响脑部功能,可引起手臂、手指发麻、酸痛,伴有言语不利、口角歪斜、头晕恶心等症状。脑梗死部位位于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可产生对侧肢体的肌力下降,手部出现麻木、刺痛或失去感觉的症状。而脑细胞缺血、缺氧,脑部控制手脚的神经受损患者会感觉手脚麻木。当出现脑血管病时,需尽早治疗,通过颅脑CT、颅脑核磁、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脑梗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等药物,可改善脑部功能,也可通过开颅减压术、脑组织切除术等措施治疗。若是脑出血所致可有颅内压升高,应遵医嘱使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缓解机体不适症状,必要时考虑手术清除血肿或进行血管结扎等。

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手麻。恶性肿瘤生长可压迫神经引起手麻等症状。恶性肿瘤可通过远隔作用,导致周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导致手脚发麻的情况发生,称之为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可以见于各种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中以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还有淋巴瘤、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均可导致手麻的发生。

面对手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休息制动是关键,如果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搬抬重物或提拉重物的体力活动,损伤神经造成手麻,需要注意休息制动,使手部得到充分休息,以免继续损伤神经,导致手麻的症状持续存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