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又胖了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肥胖防治指南(2021年版)》等。

你有没有发现,走在大街上,胖子比过去多了好多?

以前大家还说“胖子都是有钱人”,现在可不是了,胖的有钱,瘦的也有钱,胖的穷,瘦的也穷,胖和穷富没啥关系了,倒是和生活习惯、吃喝方式、甚至是心理状态都有点关系。

有些人胖得理直气壮,说自己是“易胖体质”,喝口凉水都长肉;有些人胖得委屈巴巴,说自己天天只吃一点,还是瘦不下来;还有些人胖得毫无知觉,直到有一天上楼喘得厉害,或者体检单上写着“血糖偏高、血脂异常”,才惊觉自己胖得有点过了火。

为什么现在胖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在推着大家一点一点地往横向发展?

你以为是多吃了几顿饭,其实是吃饭这件事变了

先说吃的。

过去的人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的人吃饭,是为了填补情绪。

以前,大家吃饭讲究个“吃饱”,粮食紧张,顿顿能有白米饭、馒头就算不错了,油水更是金贵,能吃上一口红烧肉,那是过年的待遇。

现在呢?吃饭成了一种娱乐,烧烤、火锅、炸鸡、奶茶,嘴巴不闲着,心里就舒服。

现在的食物,热量高得惊人。

你随便点一杯奶茶,五六百千卡就进去了,相当于吃了一碗满满的米饭,但喝完之后,你还觉得自己没吃东西,继续点炸鸡、薯条,嘴上说着“就吃一点”,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过去的饭,得嚼,得细嚼慢咽,还得配点咸菜,吃得慢,饱得快。

现在的饭,讲究一个“方便”,高油高盐高糖,入口即化,嚼都不用嚼,吃得快,胃还没来得及给大脑发“饱了”的信号,手就又伸向下一块炸鸡了。

食物变了,吃饭的方式变了,胖,自然也就来了。

你以为是少动了,其实是根本不想动

再说动的事。胖这件事,说到底,吃进去的多,消耗的少,体重自然就涨了。

可是现在的人啊,能不动就不动,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以前的人,出门是靠腿,干活是靠手,家务活全靠自己,连洗衣服都得弯腰搓半天。现在呢?出门有电梯,走路有代步车,干活有机器,买菜有外卖,连扫地都有扫地机器人。

一天到晚,屁股几乎没离开过椅子,回家往沙发一摊,就是一晚上。

有些人还会自我安慰:“我工作忙啊,没时间运动。

”可是你看看,追剧、刷手机、打游戏的时候怎么就有时间了?时间不是没有,而是花在哪的问题。

消耗少了,身体就囤积起脂肪,胖,自然就来了。

你以为是年纪大了,其实是代谢在偷偷变慢

有些人四五十岁开始发福,觉得是正常的,毕竟“人到中年,发福是福”嘛。可发胖不是福,而是代谢变慢的信号。

年轻的时候,吃得多,动得多,身体像个烧得旺的炉子,热量进去就能消耗掉。

可是一旦过了三十岁,代谢开始慢慢下降,同样吃一碗饭,以前能消耗掉,现在就囤积成脂肪了。

特别是那些长期熬夜、不规律饮食的人,代谢下降的速度更快。有的人觉得自己吃得不多,可是因为代谢慢,哪怕吃一点,也容易囤积起来。

脂肪不是一天长的,是一点一点攒出来的。

你以为是遗传,其实是习惯在延续

有些人说,我胖是因为家族遗传,看看我爸妈,都是胖子。

确实,肥胖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遗传。

如果一个家庭里,爸妈爱吃油腻的食物,孩子从小跟着吃,爸妈不爱运动,孩子也不爱动,那这个孩子长大后,胖的概率就会更高。

习惯比基因更可怕,因为习惯是每天都在影响你的。

你以为只是胖,其实是健康在亮红灯

有些人觉得,胖点没什么,反正我身体没什么不舒服。

可问题是,胖,不只是外形的问题,更是健康的隐患。

脂肪堆积过多,会影响血糖、血脂、血压,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

尤其是那些肚子大,腰围粗的人,医学上叫“中心性肥胖”,对健康的威胁更大。

有些人胖着胖着,发现自己血糖高了,胰岛素抵抗了,甚至发展成了2型糖尿病。

还有些人,血脂高了,血管里的脂肪越积越多,一旦堵住了心脏的血管,那就是心梗,一旦堵住了脑血管,那就是中风。

胖,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它带来的健康问题,可能是一瞬间爆发的。

你以为减肥只是少吃点,其实是要改变整个生活方式

很多人胖了后,第一反应是“少吃点”,可问题是,光少吃,真的能瘦吗?

有些人饿了一两天,掉了点体重,开心得不得了,可一恢复正常吃饭,体重反弹得更猛。减肥不是靠饿,而是靠调整饮食结构。

少吃高热量、高糖、高油的食物,多吃蔬菜、蛋白质,让身体慢慢适应健康的饮食方式。

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别一口气吞下去,给大脑一点时间,接收到“饱了”的信号。

还有,千万别指望减肥药和各种速效法。

市场上那些“七天瘦十斤”的方法,要么是脱水,要么是伤害身体,真正健康的减肥,是稳稳地下去,而不是一下掉十斤,然后反弹十五斤。

胖,不是一天胖的,瘦,也不是一天瘦的。

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别让身体成为垃圾食品和懒惰的牺牲品。

胖这件事,说到底,就是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

你怎么吃,怎么动,怎么作息,都会在体重上体现出来。别等到健康出问题了,才后悔当初没管住嘴、没迈开腿。

身体只有一个,胖可以改变,健康更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