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医李大夫健康说
编辑 | 中医李大夫健康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把手指放在手腕、脖子或者胸口的时候,能清楚地感受到“扑通扑通”的心跳?但如果你随便按压一条静脉,比如手背上的青筋,会发现——一点动静都没有!
明明动脉和静脉都连着心脏,为什么一个跳得热闹,另一个却安静如鸡?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搞清楚这个有趣的生理现象!
1. 动脉:心脏的“扩音器”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开着音响听歌,声音会从喇叭口扩散出来,震得地板都在颤。而动脉,就像心脏的“扩音器”,把心跳的节奏传递得清清楚楚。
心脏的“水泵”作用
心脏的工作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超级强力的水泵。每次心脏收缩,都会把血液猛地推向动脉,这股力量让动脉的管壁被迫扩张,然后回弹,形成我们熟悉的“脉搏”。特别是靠近心脏的大动脉,比如颈动脉、桡动脉(手腕处),你轻轻一按就能感受到心跳的冲击。
动脉的“高压通道”
动脉血管壁厚实、有弹性,像是高速公路上的高压水管,用来承受心脏每次泵血时的强大冲击力。血液在动脉里是“喷涌”前进的,每次心脏跳动,都会形成明显的压力波,也就是脉搏。所以,动脉的“跳动感”特别明显。
2. 静脉:低调的“回收管道”既然动脉血管能感受到心跳,那静脉为啥就那么沉默寡言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静脉里的血流,根本没啥“冲击力”!
静脉是“低压慢车道”
和动脉相比,静脉里的血液就像是走在乡村小路上的慢行车,它的任务是把血液从身体各处慢慢送回心脏,不需要“轰轰烈烈”的推力。静脉里的血压比动脉低得多,根本不会形成那种强烈的压力波,所以按上去感觉不到脉搏。
没有“水泵”的强力推送
动脉里的血液是靠心脏的强力泵送往前冲的,而静脉里的血液则更依赖肌肉的挤压、静脉瓣膜的引导,一点一点地被“推”回心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动脉是高压清洗水枪,静脉是慢悠悠的滴灌系统。
静脉瓣膜的“减震”作用
人体的静脉里还有一个特别的设计——静脉瓣膜。这些小瓣膜就像是防逆流的单向门,防止血液倒流,同时也让血流更加平稳。正是这种“缓冲”作用,进一步削弱了血流的脉动感。
3. 为什么有时候静脉也“跳”了?不过,有些人可能会说:“可我有时候感觉手背上的静脉也在跳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情况通常是错觉,或者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生理现象。
你误把动脉当静脉了
手背上的血管,大多数是静脉,但在手腕、手背等部位,动脉和静脉可能距离很近。如果你按的位置刚好在一条浅表动脉上,那你当然能感觉到心跳的震动啦!
血液回流受到影响
有时候,如果你的血管比较表浅,或者是血压高、血容量增加,静脉里的血流会稍微受到动脉冲击的影响,导致静脉出现轻微的“跳动感”。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通常不会像动脉那样有清晰的脉搏感。
4. 了解这些,对健康有什么用?讲了这么多,可能有人要问了:“知道静脉不跳,有啥用呢?”其实,这不仅是一堂生理课,还能帮你更好地理解一些健康问题!
静脉曲张:静脉瓣膜的“罢工”
静脉里的小瓣膜负责让血液顺利回流心脏,但如果这些瓣膜“罢工”了,血液就会在静脉里滞留,导致血管鼓起、变形,形成静脉曲张。这就是为什么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
低血压的人,为什么容易头晕?
静脉血流是“慢悠悠”的,如果你的血压太低,血液回流到心脏和大脑的速度就会变慢,供血不足,导致头晕、乏力。这也是为什么低血压的人起床要慢一点,不然容易“眼前一黑”。
如何保持血管健康?
多运动:运动时,肌肉的挤压作用能帮忙“推”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积。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静脉血流容易减缓,增加静脉曲张风险。多喝水:血液太黏稠,流动速度会更慢,适当补水能让血液流动更顺畅。结语:血管虽沉默,健康需关注虽然静脉不像动脉那样“跳个不停”,但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同样重要。动脉负责“快递”营养,静脉负责“回收”废物,两者配合默契,才能让我们的身体运作顺畅。所以,别忽视静脉的健康,多运动、少久坐,给你的血管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
参考文献
陈亚平, 赵世华. 正常人体解剖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孙广超, 王庭槐. 生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朱大年. 医学基础生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李福谦, 刘允怡. 临床解剖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王宪波, 陈志恒.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