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说:“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有的人,看到别人过得好,心中也会为对方高兴;有的人则不然,他们看到别人过得好,心中反而会痛苦不堪。
是因为他们与对方有仇怨吗?
也未必。
其实,他们就是单纯地不希望对方过得好。
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大多是以下三种心态。
希望对方好,但不希望对方比自己好有的人,希望对方过得好,其实,这也说明,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份善意、有一份情意在的。
他们看到对方过得不好时,还会热心地去帮助对方。
但是,他们却不希望,对方过得比自己还好。
这是为何呢?
这就是出于比较心了。
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比较。而且这比较,往往是在关系亲近的人当中,更为热烈。
通过比较,如果超过了对方,就会有一种优越感;如果是半斤八两,就会心平气和;如果比不上对方,就会心中不甘,甚至会嫉妒对方。
所以,有的人,往往是能够做到“希望对方好”,但是却不愿意看到“对方比自己好。”
这便是心胸还不够宽广了。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只有容得下别人比自己好,才能让自己得到众人的支持与拥护。
单纯的见不得对方好其实,相比于以上“希望对方好,但是不希望对方比自己好”的人,这种“单纯的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就没有丝毫的善意了。
那么,有的人就问了:这种人之所以如此,动机是什么呢?
有的人,以助人为乐,有的人,却是以欺负人取乐。
一些助人为乐的人,他们见人苦如己苦;以欺负人取乐的人,他人的痛苦,便成了他们快乐的养料。
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希望别人过得好。因为别人过好了,他们就失去了欺负的筹码。
我有一个亲戚,总是喜欢以“为你好”的名义,来“教育人”。
当真正需要其帮助的时候,却会说上一大堆挖苦的话,最后果断拒绝。如同范进向岳父借钱那般,不但借不到,反受其奚落。
事实上,他们所谓的“教育人”,其实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进行言语攻击,以满足他们欺辱人的快感。
从“教育”别人的行为中,他们也充分地过了一把“高高在上”的瘾。
这样的人,怎么会希望别人过得好呢?
见不得别人好,是怕失去对方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会因为利益一致,而亲密无间;也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反目成仇。
利益,是对人性最严格的考验。
人与人之间,是分阶层的。
阶层一致,利益往往一致,那么,即使是没有亲戚关系,也可以互帮互助,互通有无;
反之,如果阶层不一致,利益便难以一致,即使是亲戚关系,也可能会变得冷漠,难以来往。
有一句话,叫“苟富贵,勿相忘。”
这往往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只要对方一旦富贵了,脱离了原来的阶层,那么,以前的关系,很可能就会断绝。
我有一个亲戚,穷困的时候,与我们关系亲密;富裕起来之后,关系便疏远了。
这就是为何有的人,不希望对方过好的原因了。
对方一旦过好了,脱离了当下的阶层,很可能就会抛弃以前的亲戚、朋友,去结识更加有价值的人。
富贵而不忘旧友、亲戚的人,也有,但是不多。
所以,有的人,见不得身边的人好,原因是不想失去对方这个交往对象。
有的人,自己过好了,不是忘记旧人,过河拆桥,就是对曾经一个阶层的人,极尽打压、嘲讽之能事。
如此做法,自然会导致别人不希望他过得好。
反之,如果一个人自己过得好了,也要带动别人过得好,那么,别人又怎么会不希望他过得好呢?
一个人,只有“达则兼济众人”,众人才会盼望他越来越好;
如果自私自利,仗势欺人,又有谁愿意“见他好”呢?
自度度人者,方可行稳致远。
共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