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小月(化名)在一年内崴脚3次,第三次崴脚后,她的脚一落地就痛,更别说正常行走了。爸妈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踝关节扭伤伴有腓骨远端撕脱性骨折,需手术治疗。崴脚,医学上称为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率很高的运动损伤。崴脚真的是小事吗?崴脚后,什么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足踝外科侯辉歌副主任医师表示,崴脚绝非小事,如果第一次扭伤时未得到有效诊治,容易引起经常性的反复扭伤,因此第一次就要特别重视,及时诊治。
崴脚后要“听劝”:既要拍片,也要做B超
一年多以前,小月走路时不小心崴了脚,当时就觉得很痛,随后脚踝也肿了起来,父母便带她就近找了一家医院就诊。当时拍了X光片,医生告诉小月父母说骨头没事,小月爸妈就拒绝了医生做B超的建议,买了点红花油和膏药就带着小月回家了。后来小月的脚虽然消了肿,也能正常行走,但是在学校跑步的时候,总觉得足踝外侧发不了力,一跑步就外侧痛。在随后的一年中,小月又崴了两次脚——第三次崴脚后,小月的左脚一落地就痛,爸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着她辗转找到了侯辉歌。
在门诊中,侯辉歌见过很多由于反复疼痛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是因为脚踝扭伤后没有重视。“他们在休息后疼痛缓解,就不当回事儿,也不去医院检查,可能韧带断了都不知道。有人后来因为反复崴脚或异常疼痛,来医院拍片检查才发现腓骨远端存在撕脱性骨折,有的已成为陈旧伤了。”
崴脚后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侯辉歌表示,“肿胀是非常典型和重要的就医体征之一。”侯辉歌建议,如果出现了较严重的疼痛、肿胀、淤血,比如扭伤完之后瞬间肿起来了,或两三个小时后就肿得很厉害,需要及时去医院急诊检查治疗。“患者需要先去急诊拍X光片,查看是否骨折,如果骨头没事,考虑做B超看软组织情况,必要时用石膏或支具固定。”侯辉歌表示,患者一定要“听劝”,以下三个认知误区一定要避免:
第一,扭伤脚不去医院
很多人不重视,自己买点红花油和膏药,揉一揉,贴一贴就完事,结果韧带损伤了也不知道。
第二,只拍片,不做B超
很多患者拍个片子看看骨头没断,就觉得没事,就开心地回家了,觉得做B超多余,浪费钱。第三,既拍了片,又做了B超,但没有正确治疗
有的患者既拍了片,又照了B超,但是不听医生的建议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自己回家弄点草药包一包,导致恢复不好,出现反复扭伤。
“小月找到我的时候,已经出现踝关节不稳的症状,因为她初次崴脚到现在已经超过一年,所以考虑手术处理。韧带就像松紧绳,反复拉伤会让它变得更松更长,脚踝的稳定性会越来越差,容易引起习惯性崴脚。反复崴脚后,伤的就不止是韧带,关节里的软骨也会损伤,造成滑膜炎,甚至长骨刺,引起踝关节反复、经常疼痛,加速关节退变。”侯辉歌说。
使用暨大改良技术,患者5小时下地
腓骨远端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韧带损伤。侯辉歌介绍,儿童与青少年的治疗和大人有所不同,由于儿童与青少年骨骺没有发育好,术中操作保护骨骺对于置钉的方向和角度要非常严谨,操作中难度比较大。
“暨大附一院在处理此类骨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特别是暨大改良缝合方法(JUMSA)。该方法根据骨块大小、位置和粘附程度,将腓骨远端撕脱性骨折分为14种分型,并针对不同分型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国内的专业期刊上,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针对小女孩的病情,侯辉歌根据“暨大九型九剑九选”综合评估治疗体系,并结合JUMSA方法,决定采用微创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在手术中,侯辉歌团队通过关节镜镜头清晰地看到骨折部位和周围韧带的情况,然后利用精细的器械进行精准的操作。由于小月的骨骺尚未发育完全,医生在操作中特别注重保护骨骺,确保置钉的方向和角度不会对骨骼发育造成影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侯医生将骨块牢牢固定,并将韧带修复,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极少。
术后,小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很快就开始了下地行走的康复训练。仅仅5个小时后,她就能在家人的搀扶下缓慢行走。第二天,经过医生的评估,小女孩顺利出院,回家继续休养和康复训练。
在复查时,医生对小女孩的康复情况表示满意,CT检查结果显示各钉道位置完全满意,骨折部位愈合良好。
侯辉歌介绍,暨大改良缝合方法主要有三大优势,一是对断裂性损伤的抢救性修复,二是对于腓骨远端撕脱性骨折的处理,三是对于一个年轻、高运动需求、距腓前韧带完全断裂和外侧毁损比较严重的这四类人群的手术判定。相比于传统的切开手术、石膏固定,这种改良后的微创关节镜手术结合快速康复,具有手术切口小、微创处理韧带和骨块的优势。
专家提醒,第一次崴脚就要及时处理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系统损伤性疾病,在初次外踝扭伤后,如果未能正确处理,导致损伤后的踝关节结构和感觉运动障碍,则可能出现反复的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打软、主观不稳定感,以及持续的踝关节疼痛、肿胀或功能受限。如果这种症状持续了至少1年,则被称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侯辉歌强调,崴脚非小事,第一次就要把它处理好,如果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一般都不错,绝大多数人可以痊愈。
以下三种处理方式要避免:
1.崴脚后回家热敷
热敷只会增加扭伤部位的出血,加重肿胀和疼痛,崴脚后的72小时内应该适当冷敷,每天三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否则影响组织早期愈合。
2.用家里的红花油抹点儿并使劲揉一揉
无论是红花油、活络油还是正骨水,只要皮肤不过敏,可以在扭伤早期涂抹,但不能用力揉搓,否则可能会引起微小血管再次出血,肿胀加重。
3.感觉好点了就马上运动去了
崴脚后可能会伤到骨头和韧带,在没有完全的评估和治疗好后,就贸然的去活动可能会加重损伤,造成严重后果。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张灿城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