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老是头晕想吐


资料来源

[1]庞安然,毛忠瑶,黎颖强,等.眩晕/头晕MDT诊疗模式初探[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4,22(06):890-894.

[2]谢芳,张国勇.头晕发生原因多辨明疾病早获效[J].家庭医学(下半月),2024,(09):50-51.

[3]王媛.十问“耳石症”,让你不再头晕[J].药物与人,2024,(09):42-43.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高血压、贫血、低血糖、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长期头晕让人苦不堪言,走路像踩在棉花上。它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让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李爱梅,今年52岁,是一名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由于长期户外作业,风吹日晒雨淋成了家常便饭。每日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就已经穿着橙色的工作服,拿着扫帚出现在街头。饿了,直接在路边找个空地坐下,掏出早上从家里带的馒头和咸菜对付几口。长期这样凑合,身体里的“隐患”慢慢积攒起来,不知哪天就会“爆发”了。

2017年10月25日,入秋后,气温骤降,李爱梅像往常一样在打扫大街,突然感到一阵寒战,接着脑袋昏沉沉的,浑身没一点力气,连扫帚都快拿不稳了。她心里直犯嘀咕:“这是咋啦?难道是着凉了?”她本想着喝些热水,休息一下就会好。可头晕越来越厉害,她伸手一摸脑门发现滚烫。正好临近下班,李爱梅赶紧去了附近的一家社区医院。

医生一番问诊后,发现她的体温达到了38.9℃,接着安排她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再结合她前一天淋雨经历,医生判断李爱梅是患上了病毒性感冒。原来,那天她下班后没来得及换掉湿衣服就赶紧做饭,给病毒提供了入侵的机会。

病毒性感冒之所以会导致头晕,主要是因为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释放出大量炎性介质。这些物质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使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造成短暂性的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头晕。此外,发热本身也会使大脑耗氧量增加,加重头晕的感觉。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对症下药,给李爱梅开了抗病毒药和退烧药,并叮嘱她多喝水、多休息。回到家后,她谨遵医嘱按时吃药,多喝热水。三天后,烧退了,头晕也减轻了不少,她又能精神抖擞地工作了。

可安稳日子没过多久,11月5日,李爱梅的头晕又“卷土重来”了。这天她正弯腰捡地上的空水瓶,起身时突然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她感觉整个世界都颠倒了,幸亏及时扶住了旁边的垃圾桶,不然差点栽倒在地。这次头晕来的急,去的也快,一两分钟后不适感就消退了,她便没当回事。但是接下来几天,头晕频繁发作,这可愁坏了李爱梅,生活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无奈之下,她只好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医院里,医生考虑到李爱梅年龄较大且有长期头晕的症状,怀疑是高血压惹的祸。医生耐心解释道:“血压升高会引起血管壁硬化,使得血液流动受阻,从而减少大脑供血,最终导致出现头晕。”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医生给她测量了血压。可结果一出来,李爱梅的血压是115/82mmHg,完全在正常范围内。

看到这样的结果,李爱梅松了一口气,她既庆幸又困惑,询问道:“医生,不是高血压的问题,头晕怎么就赖上我了?”由于医生也没找到病因,无奈她只好回家。可这头晕还是会时不时的发作,尤其在快速转头或起床时更为明显。严重的时候,眩晕感特别强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她得紧紧抓住身边的东西才能站稳。看着母亲被头晕折磨得苦不堪言,李爱梅的女儿心疼不已,决定再次陪同她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11月16日,李爱梅和女儿来到了当地最大的医院,女儿向医生详细描述了母亲的症状变化过程,希望这次能找到明确病因。鉴于李爱梅的血压正常,医生怀疑头晕可能是颅脑病变所致。于是,立即安排她做了颅脑CT扫描。李爱梅忐忑不安地接受了CT检查,心里一直默默祈祷。幸运的是,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没有脑出血、肿瘤之类的疾病。这让医生不禁皱起了眉头,病情又再次陷入了泥潭。

既然颅脑没问题,医生接着考虑起心脏方面的原因。心脏负责泵送血液至全身器官,若心脏的肌力、心律、瓣膜或整体功能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其泵血效率,进而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医生又安排李爱梅做了心脏彩超和24小时心电图检查,结果同样显示正常。这意味着她的心脏健康状况良好,不会是导致头晕的因素。

在得知颅脑和心脏都没有问题后,母女俩的心情很是复杂,没有确诊就意味着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查找病因。医生建议李爱梅住院观察一下,再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检查,以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住院的这几天里,李爱梅的症状愈发严重,不仅头晕得厉害,还开始频繁呕吐。11月25日,李爱梅正安静地坐在病房的床边吃饭,突然她感到一阵强烈的不适,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她忍不住“哇”的一声,将刚吃下去的食物全部吐了出来。恰逢此时,医生正在例行查房,看到这一幕,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病因找到了!”

接着,医生激动地说道:“其实你这么久做的都是无用功,因为导致你出现头晕的原因,根本就和血压、大脑、心脏没多大关系,做了这么多检查还找不到病因就是因为你看错了科室……”

原来,医生想到这种反复头晕、呕吐,又排除了常见内科疾病的情况,很可能是耳鼻喉科的问题。“你得的可能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我建议你去耳鼻喉科看看。”医生对着李爱梅说道。李爱梅虽然满心疑惑,不明白为什么头晕却要去看耳朵,但她还是选择了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去挂了耳鼻喉科的号。

在耳鼻喉科,医生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并实施了一系列特定的位置测试,包括Dix-Hallpike测试和Roll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医生观察到李爱梅确实表现出典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状:当头部位置改变时,她会经历短暂而强烈的旋转感,伴随着眼球震颤。最终,诊断结果证实了之前那位医生的猜测——李爱梅确实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得知确切诊断结果后,李爱梅连忙问道:“医生,我得的这个病严重吗?”医生安慰她道:“放心吧,通过专业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听完,李爱梅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这么长时间的疑问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她喜极而泣,同时也对医生的专业敏锐度感到钦佩。

找到了病因,接下来就是对症治疗。医生随后为她介绍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和生活方式调整。物理疗法旨在将脱落的耳石移回原位。李爱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可能诱发眩晕的动作。随着时间推移,她头晕的次数越来越少,眩晕的程度也越来越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它的发病特点是患者在特定头部位置变化时会突然发生剧烈的眩晕。人体内耳里的椭圆囊斑上附着一些微小的碳酸钙结晶,就是耳石。正常情况下,它们稳稳地待在原地,然而当头部受到外伤、内耳供血不足或耳部老化退变时,这些耳石就会从椭圆囊斑上脱落,掉进内耳的半规管里。

当头部位置改变,比如起床、翻身、低头、抬头时,这些游离的耳石会在重力作用下移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短暂但强烈的眩晕感觉。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眼震(眼球快速左右或上下摆动)等症状。尽管病名听起来很吓人,但通过专业的治疗方法,如耳石复位术,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短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生活。

(注:《17年,52岁大姐长期头晕呕吐,测量血压未见异常,真实病因让人意外》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