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皮肤痛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行留言讨论您认识到的疼痛性皮肤病。


说起皮肤病,大家想到的应该都是“痒”,学习专业课那会,记得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皮肤病表现为疼痛的不多,疼痛是一个诊断信号”。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以疼痛为表现的常见皮肤病。



一、感染性皮肤病



1. 细菌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大多数皮肤软组织感染为细菌性感染,部分毛囊炎可由真菌引起,如马拉色菌。


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深度不同,大致将皮肤软组织的细菌感染分为:毛囊炎、疖、痈、丹毒、蜂窝织炎等。这一类皮肤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几乎都有最经典的炎症症状:红、肿、热、痛[1],但是皮疹的范围及表现却是各不相同(表1)。


表1. 常见皮肤细菌性感染性疾病[1-3]



2.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二者均可表现为疼痛,尤其是带状疱疹,可以说是最为经典的“疼痛性皮肤病”。


单纯疱疹主要由HSV-1引起[4],带状疱疹则由VZV所致[5]。这两种病毒均属于人类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特点是初次感染后在神经节中建立起慢性感染,并可重新激活。


口唇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再激活最常见的表现,通常位于纯红缘(即嘴唇的有色部分与皮肤交界处),不过也可能发生在颊黏膜,表现为簇集的小水疱,可破溃结痂,伴有疼痛[4]。


带状疱疹则是沿神经阶段分布的红斑,红斑上出现簇集针尖至米粒大小的水疱,多位于单侧(图1),最典型的症状是阵发性针刺样/刀割样疼痛[5]。

图1.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图源锐景)


单纯疱疹大多无需治疗,较为严重者或多次复发的可接受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则需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同时需要止痛、保护创面预防继发感染。



二、非感染性皮肤病


1. 鸡眼


鸡眼通常发生在足部受力点,病因是穿不合脚的鞋、潜在的骨刺或步态异常。


常位于跖骨的跖面、趾缝间或趾关节的背面,表现为凸起的质硬的结节,中央有一个“核”,形似“鸡眼”,随走路可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治疗首选40%左右浓度的水杨酸贴膏[6]。


2. 皮炎(接触性皮炎、隐翅虫皮炎)


接触性皮炎分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及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主观症状多为瘙痒,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则多表现为疼痛。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常由单次暴露于某种刺激物或腐蚀性化学物质引起。其临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红斑、水疱、大疱和渗出,伴有灼烧感、刺痛感或疼痛感[7](图2)。


图2. 接触性皮炎(图源锐景)


隐翅虫皮炎不同于其他昆虫皮炎,由于隐翅虫虫体中含有大量刺激性毒素,被“拍死”后毒素可迅速引起局部皮肤炎症,因此隐翅虫皮炎本质上属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隐翅虫皮炎多发生于夏季,由于伴有疼痛且皮损形态酷似带状疱疹,因此需与带状疱疹鉴别。隐翅虫皮炎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但有其自身特点,即红斑形状多为点状、条索状,如“鞭打样”,水疱密集可有大疱,疼痛为持续性灼烧痛,这一点也不同于带状疱疹。


接触性皮炎、隐翅虫皮炎治疗类似,首先是脱离接触物,以及创面的保护,可视病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3. 血管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脂肪细胞良性肿瘤。其表现为直径0.5~2cm的柔软皮下结节,常位于前臂和胸壁,有时可凸起(图3)。


图3. 脂肪瘤(图源锐景)


在临床上,血管脂肪瘤与脂肪瘤非常相似,但血管脂肪瘤通常伴有疼痛和压痛。血管脂肪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是边界清楚的包裹性肿瘤团块,由成熟脂肪细胞和毛细血管混合而成。


对于单个病例,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多发性病例治疗则较为困难。

本文未能罗列所有伴有疼痛的皮肤病,仅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行留言讨论您认识到的疼痛性皮肤病。






更多皮肤临床知识哪里看?

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参考文献:

[1]Jeremy D Jackson, MD. Infectious folliculitis.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infectious-folliculitis. UpToDate. Dec 01, 2020.

[2]Raff AB, Kroshinsky D. Cellulitis: A review. JAMA 2016; 316:325.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533510

[3]Denis Spelman, et al. Cellulitis and skin abscess: Epidemiology, microb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cellulitis-and-skin-abscess-epidemiology-microb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 UpToDate. Jul 26, 2021.

[4]Christine Johnston, MD.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infection.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epidem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herpes-simplex-virus-type-1-infection. UpToDate. Jun 01, 2021.

[5]Mary A Albrecht, MD.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in the immunocompetent host.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treatment-of-herpes-zoster-in-the-immunocompetent-host. UpToDate. Mar 11, 2020.

[6]Adam O Goldstein, MD. Overview of benign lesions of the skin.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overview-of-benign-lesions-of-the-skin. UpToDate. Apr 08, 2021.

[7]Ronald Goldner, MD.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in-adults. UpToDate. Jul 26, 2021.

[8]Karthikeyan K, Kumar A. Paederus dermatitis.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7; 83: 424-431. https://ijdvl.com/paederus-dermatitis/


本文首发:医学界皮肤频道
本文作者:陈伟
本文审核:唐教清
责任编辑:香菜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