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冬天为什么会冻手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作者:马帅北京协和医学院

郭树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委会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编辑:马帅 北京协和医学院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华医学科普平台”独家用稿,

转载前请先与我们取得联系,

欢迎您给中华医学科普平台投稿:

zgyxkp@163.com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