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孩为什么梦游

儿童的梦游行为

孩子5岁了,睡着睡着觉突然从床上爬起来,眼神无光但没有跌倒,走到玩具箱前,把玩具倒满一地,一会儿自己回到床上睡觉。第二天问他昨晚干什么了,竟说什么都不知道!

孩子这种睡眠期间‘觉醒’并四处走动的现象,其实就是梦游。


梦游多出现在儿童时期,约 1-6% 的儿童偶有梦游现象,如果将仅出现一次梦游的儿童也算进去,梦游的出现率约 25% 。梦游集中在儿童 4-8岁 时居多,往往发生在从深度睡眠到浅度睡眠或清醒状态的过渡阶段。与这一阶段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有关。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梦游,在什么情况下会梦游,这种现象的出现到底健康不健康,反映了什么?


PART.01

从神经科学上解释,人的睡眠是大脑皮层抑制扩散的产物,抑制过程中,总有一些神经细胞仍然处于兴奋状态,而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一旦兴奋,就会不自觉地促使身体运动,完成一些平常很熟悉的动作,如坐起、走路、捡玩具、开门等,也就出现了梦游。


儿童梦游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首要的是 情感压抑 ,梦游是孩子情感暂时解除压抑而得到释放的一种方式。

没有梦游过的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压抑,他们释放情感的方法有很丰富的途径,比如做梦以满足自己的愿望,小孩子吃不到糖果就做梦吃了很多糖果;再比如体育运动,借以发泄攻击性,等等。而经常梦游的孩子早年可能遇到过一些创伤,他们无法完全像正常孩子一样靠普通的办法就宣泄出心理能量,而是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症状来宣泄心理能量,经常梦游的孩子有一部分就属于这一类情况。


PART.02

另外,儿童梦游症发生率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在 想念亲人的情况下所致 。



比如妈妈离开孩子一段时间,有梦游症的孩子可能晚上睡着觉就穿衣起床要去找妈妈,等等。孩子想念妈妈,这个愿望又不能马上实现,于是经过症状的包装,变形成奇怪的梦游症,在这里,梦游症就好像孩子做了一场补偿想妈妈心情的美梦,是孩子愿望的达成。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给他们更多的的温暖和爱护,孩子小时候尽可能稳定的出现在孩子身边,避免让孩子体验到被抛弃的感受,这些对于梦游症也是有帮助的。


其实,儿童易出现梦游不必过于惊恐,绝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会自愈。梦游只要不是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不需治疗,属于正常情况。如果孩子只是偶尔梦游,家长们要冷静处理,迅速地、悄悄地为孩子扫清危险,并尽量温和地尝试唤醒孩子。但如果频繁发生,就有必要进行介入帮助,可求助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帮助孩子分析深层因素。


当然,也有少数儿童由于脑部感染、外伤或罹患癫痫、癔症时,也可能发生梦游现象,这要请精神科医生加以鉴别。成年人发生梦游,多与患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有关。


PART.03

那么,梦游症作为一种症状,它反映了什么呢?


首先它是对于爱与温情的呼唤,它还是孩子心中未得到满足的情结的反映,再有就是它是精神紧张受刺激的产物,它更是压抑带来的副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读懂梦游症背后的意义,那就与我们的孩子建立了一种更真实的联系,读懂梦游症,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梦游的孩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