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孩子为什么会打人

嗨,我是小清,点击上方“关注”,定期为你分享育儿干货。

小孩子动不动就喜欢打人,是真的很头疼的事。

我记得有一天我带着宝宝出去公园玩的时候,看见有一个小孩子喜欢打人,就是动不动就打人。

同伴见到他都很怕他。

亲子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孩子天生有一种攻击的冲动,在婴儿期就已经具备。”

不过小孩子喜欢打人,往往都会出现以下几个原因:吸引注意

有的小孩喜欢打人,他们都是引起我们大人的注意。

比如说:我想要玩这个玩具,但是不会表达自己的,就会通过打人的方式来引起我们大人的注意力。

即使他一打人就被家长“修理”,他依然不知道如果想和对方一起玩,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打招呼才是合适的,下次他还会用打人的方式来打招呼。

模仿行为

孩子天生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总会喜欢模仿别人的行为。如果你打人的行为被小孩看到了,他们就会模仿大人打人的行为。


缺乏安全感

有的小孩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很容易出现焦虑,加上语言能力不是很好,他们的对他人心存戒备,那么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打人方式保护自己,引起我们大人的注意。

争取权利

随着宝宝长大了,自我意识也逐渐形成了,那么他们就会因为玩具被抢或者自己被人欺负时候,就会用打人方式维护自己。

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孩子的年龄小,加上大脑发育还没成熟,对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的。

当他们面对情绪波动以及冲动时,孩子那么就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采取打人方式。

家长过于溺爱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过于溺爱让孩子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比如说:在商场里,孩子看到了想要玩具,如果孩子得不到想要玩具,他就会滚地板,发脾气,甚至可能会冲着家人来打又踢。

然后家长熬不过他,他就答应他买玩具。

这时候要知道,你对孩子的每一点溺爱,都会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孩子网罗在自我的世界中,让他变得自私、脾气差,甚至跋扈。

没有重视孩子的内心需求

孩子发脾气,打人往往都有背后原因,但是背后原因是错综复杂,不是简单溺爱才导致,也不是因为情绪管理差能一言蔽之。

我觉得更重要就是,父母要挖掘孩子背后原因,才能制止类似打人的发生。归根到底是,孩子的内心没有得到父母重视和满足。

记得电视剧《小舍得》中,被妈妈逼得崩溃大发脾气的子悠。

他甩开了妈妈的手,嚎叫、蹲地、抓头,大喊着再也不去培训班了。

难道不是因为内心的诉求,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满足后的结果么?

妈妈给子悠的压力太大太大,大到完全超出了他这个年纪所能承受的范围。

所以一朝崩塌,才会有山崩海啸般的恶果。

当小孩子打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了解背后原因

我们要清楚了解孩子打人的背后原因,再处理。

小孩子打人往往都是出于原因,而不是无缘无故地去打人的。

所以,发现孩子打人时候不要焦急去打骂,要先了解孩子动手打人的背后原因,再去处理。

杜绝以暴制暴

一定不要“以暴制暴”,既然我们父母不允许孩子打人,那么我们也要以身作则,不要打人。

我们要教育孩子要学会共情和理解。

比如说:如果我们打了别人,别人会觉得很疼,会受伤,这样做是不对的。

及时制止

发现孩子有动手打人倾向时,我们要及时制止孩子。

我们抓住孩子,然后跟孩子平静而坚决地说:“打人是不对的,你如果觉得对别人有什么不对,可以自己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发生什么事情?要告诉爸爸妈妈”

再然后,我们不要焦急冲动去打骂孩子。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理解孩子。

当孩子不听你的,还要继续打人的,你就把孩子拉到你的旁边进行教育。

正确引导

我们不要用错误的负面行为来引导孩子,而应该正确引导。也尽量避免给孩子看那些暴力行为的影片。

比如:一起去看看绘本故事,通过绘本故事来教育孩子如何和别人相处和学会友好交往。

允许孩子合理宣泄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不稳定,波动的时候,我们先要告诉他:“有情绪,不要乱打人。这样做不对的”。

然后鼓励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开心,喷怒的情绪,而不是通过动手打人的方式来表达。

冷处理

有一些孩子喜欢用打人方式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但是如果这时候去搭理他,他可能会变本加厉。

这时候我们可以暂时不理他,让他知道这是无效的。

他可能会通过一些收拾好玩具,积极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关注,那么父母就要及时回应他。

同时,让孩子明白通过积极行为才有效的。

学会道歉

打人后,我们不要顾着在教育孩子,也要教育孩子学会道歉。

也不要让父母来代替孩子来道歉,而应该我们要孩子学会道歉,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或者打人了,就要学会勇敢地面对,还要勇敢地承担做错事的行为后果的责任感。如果孩子不愿意一个人去道歉,父母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去道歉。

最后想说:

孩子打人,父母需要耐心地正确引导孩子。

多点给予孩子关注,多鼓励引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孩子在3岁时会表现出攻击别人的倾向,父母可以适当地允许孩子有一个成长过渡的时间!

但如果孩子过了3岁依然喜欢攻击别人,父母就要重视这个问题了。

任由孩子自由发展下去,到了青春期他就很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施暴者,步入婚姻后也很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实施者。

我是小清,也是90后三个宝宝的妈妈,现在一边学习育儿,一边分享育儿经验,每篇文章都是用心独创,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