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点点不愉快就喜欢发火,我们说这个人脾气真大。而有些人在医院体检B超报告的上可能出现:“脾大”的字样。这个“脾大”是脾气大引起的吗?非也。下面我们通过一案例来了解“脾大“的相关知识吧?
张爷爷,76岁,退休居家,平时养花种菜,偶尔带带孙子,日子过得悠闲平淡。因乏力、头晕伴胸闷15天余入院。入院时检查CT提示:脾大、脾梗死,副脾结节,肺部异常。医生在他腹部触诊时,在肋骨下摸到脾脏的边缘。同时他的血常规也提示有异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减少,而且重度贫血。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后,经过血液内科等几个科室医生的讨论后,考虑患者无手术禁忌证,给这位张爷爷在腹腔镜下做了巨脾+副脾切除手术。术后第8天他顺利出院。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张爷爷并非脾气大而引起的脾大,而是另有其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引起脾脏肿大呢?
01
认识一下脾脏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也是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部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所以如果人体腹部外伤时,一定要警惕脾脏破裂出血的可能。
从西医的角度看,人的脾脏有贮存和运输血液、参与人体免疫、新陈代谢的作用。
02
脾大≠脾气大
在正常状态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果仰卧或右侧卧位能触摸到脾脏边缘即可认为是脾大,当用手能触及脾脏时,脾脏已增大到一倍以上,B超测量显示脾大则更敏感。临床上脾大一般会伴随着贫血、黄疸、肝及淋巴结肿大、各种类型的皮疹、水肿和腹腔积液、心脏扩大等。
而脾气大跟人的性格、生活的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03
“脾大”背后隐藏多种病因
脾脏受到周围脏器或者环境刺激,会变肿大。所以脾大只是重要的病理体征,意味着身体其他部位出毛病了。有什么原因可以引发脾大呢?
感染性脾大。各种急、慢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
淤血性脾肿大。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致心源性肝硬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等。
增生性脾大。见于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
其它。脾脏囊肿、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04
脾大与脾亢是什么关系?
若脾脏肿大伴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呈增生的表现,在临床上称之为脾脏功能亢进。当脾脏功能显著亢进时,在治疗原发病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考虑行脾脏切除术。案例中的张爷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的脾切除手术。
05
日常生活中怎样护脾呢?
注意出行安全
脾脏是很脆弱的器官,平时出行应该保护好腹部,避免暴力伤及腹部。坐车抓好扶手,开车系好安全带,体育运动时注意保护腹部。腹部受伤,疼痛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及时处理。
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特别注意勤洗手,戴口罩,防止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感染性脾大的发生。
定期体检,预防肝病和血液疾病
定期体检,有利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有乙肝和血液病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防止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於血型脾大的发生。
合理饮食
早睡早起,适当锻炼,饮食规律,每餐做到七分饱,避免增加胃肠的负担,让胃肠道按照正常的节律工作,不仅可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也是维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这样就不会打扰到脾脏的正常工作了。
总而言之,别看脾脏平时躲在人体腹部中间不发声,当人体受到病毒感染的时候,它就发挥作用了,拿出它强大的吞噬功能和细菌、病毒等血战到底,即便被打得鼻青脸肿,它还是不发声,只是用它肿大的身体默默的告诉你:“嘿,老铁,你的身体出问题了,该去查查原因了。”这时,你真的该好好看医生了。
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大附属第一医院)胰脾外科 匡莲子 隆艳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