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悠科普说
口水在医学上被称作“唾液”,你知道吗?唾液的分泌量和尿量差不多,一个人每天大约能产生1500毫升唾液。
在古代唾液被称之为“华池之水”,但到了现在,它却给人一种不洁、不雅之感。吞口水这件事是我们每天不经意间在做的事,或许你现在正在吞口水,但你有没有发现,在吞口水的同时,我们是不能呼吸的,这是为什么呢?
“唾液”到底是什么?唾液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泡沫、稍有浑浊的,含有黏蛋白的液体。它其实就是一种消化液,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水,同时含有年单倍和淀粉酶。
它有很多作用,比如湿润口腔、软化食物,其中的淀粉酶可以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增加消化。
为什么我们会一直“吞口水”?根据研究表示,一个成年人在正常吃饭的时候,大约会吞咽50次左右。而平时正常的生活作息,24小时内的吞咽次数在580次左右,因为即便是不吃东西,我们也会不断的把口腔分泌出的唾液咽回去。
而且不同的场合,人的吞咽频率也有所不同,比如坐着看书时,每小时大约吞咽37次左右,但说话时分泌的唾液就会相对增加。你一定不会相信,人这一辈子所产生的唾液,足可以装满2个奥运会游泳池。
“口水”太多也未必是件好事虽然吞口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当你精神压力较大时,会分泌更多的口水,也会导致不停的吞口水,还有就是紧张或者兴奋时,也会使口水分泌增加。其实造成我们一直吞口水的直接原因,就是支配唾液腺的神经比较活跃。
凡事都要有个度,吞口水次数过多也并非好事,时间长了有些人会患上轻微的“强迫症”,不自主的就关注自己和别人唾液的分泌情况,久而久之造成脸部肌肉和口腔的不舒服,而且在你咽口水的同时,并不能进行呼吸。
为什么“呼吸”和“吞咽”不能同时进行?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咽喉,它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不管是鼻子吸入的空气,还是口腔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喉,然后空气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那么咽喉如何决定二者的走向呢?
在咽喉下方有一个“会厌软骨”,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空气就直接进入了气管;但在我们进行吞咽时,喉部的上升会使会厌软骨打开,将气管一端“盖上”,让食物或者是唾液进入食道。
这样各自分工明确,才能让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常运行,如果食物从气管进入阻塞,我们就很有可能造成窒息而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呼吸和吞咽不能同时进行的原因。
成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婴儿却可以一般6个月之内的婴儿,是能够呼吸、吞咽同时进行,其实这跟婴儿的咽喉结构有关,婴儿的器官要比成人高很多,乳汁可以从一侧轻松的进入食道,并且不影响呼吸道。
也就是婴儿可以在吃奶时进行呼吸,不过这个时候的呼吸,要比平时慢一些,不过在6个月之后,婴儿的这种“特异功能”就会逐渐消失,不得不吃吃停停。
最后:
从医学角度上说,人唾液的成分和血液成分非常相似,还能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延缓身体内各组织器官的衰老,所以不要觉得口水是没用的。
今日话题:你是否注意过自己每天“咽口水”的情况?据说一般人不能连续咽口水5次,你要不要尝试一下?
#全能创作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