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1934年10月7日,一个乞丐突然出现在位于瑞金沙洲坝的党中央临时驻地。

他对门卫说:“我要见周副主席。”

门卫望着这个乞丐直皱眉:衣衫褴褛,牙齿脱落,头发凌乱,还背着一个臭烘烘的篓子,实在是太不忍直视。

“不行,他们是领导,哪能出来见你呢?一边去。”

见门卫要赶人,他连忙自报家门:“同志,你告诉周副主席,我是他的老部下项与年,他肯定会来见我。”

当周恩来和李克农同志急冲冲赶来时,简直难以置信,眼前的这个乞丐竟然真的是昔日的战友项与年。

项与年来不及寒暄,赶紧从背篓里拿出四本字典,接着一顿捯饬,复原成写有“绝密”二字的文件。

看完这份文件以后,周恩来脸色大变,赶紧向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报告。

绝妙无比的铁桶计划

说起项与年,长得英俊潇洒,有勇有谋,拥有多重身份:红色特工、保安司令部的机要秘书。

要问他为啥要装扮成这样,这得他的上司莫雄开始说起。

1934年9月底,蒋介石在江西庐山牯岭,召开了一个200人左右的高级军官会议,商讨第五次“围剿红军”的计划。

在会上,他听取了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公布了一个绝妙无比的”铁桶计划”,打算干一票大的。

在计划里,他说:要以瑞金为中心,以于都、会昌、兴国为重点,给共军设置一个300平方公里的严密包围圈。

他决定集结150万大军,270架飞机,200多门大炮,1000辆卡车向中央红军发起进攻,而且每行进7-8公里,就上一道铁丝网,每行进5公里,就筑起一道碉堡线。

接着,形成密不通风的火力网,争取在一个月内消灭红军主力,占领瑞金,让红军永无翻身之日。

在会议中,蒋介石信心十足,把这份每一页都写有“绝密”二字的文件发到了每一位军官的手中。

会议一结束,蒋介石就命令德安专区保安司令莫雄连夜赶往德安,开始准备行动。

再来说说莫雄:资深的国民党人,蒋介石的心腹,同时也是中央特科的重点联络对象,项与年的上司。

他一回到德安,就心急火燎地找来了项与年、刘哑佛、卢志英等人,接着毫无保留地把这个足以让红军全军覆没的“铁桶计划”告诉了他们。

得知这个计划之后,几人都不寒而栗,他们无法想象,如果国民党成功,会给中央红军带来怎样残酷的后果。情况万分火急,必须马上派人把这份情报送到中央苏区去。

几个人把这份情报誊抄好,接着用特制的药水写在了四本字典上,因为项与年对江西地形熟悉,又会讲客家话,因此决定让他去派送这份“绝密文件”。

由教师变乞丐

当晚,项与年就把自己打扮成教书先生,开始向瑞金进发。

因为途中关卡众多,为了减少被发现的危险,他不走大路走小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饿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河水。

刚开始,他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和几本字典躲过了盘查。

但当他到了南昌关卡,发现盘查越来越严格,感觉字典也会被暴露的时候,就找了附近的地下党员,借用纸张重新誊抄文件内容,然后放在了自己的鞋底,以备不时之需。

通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泰和山区,然而他惊讶地发现每个村子里都有“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尤其是进出苏区的通道被严密封锁,一旦发现可疑的人,就立即逮捕。

项与年急了,过一关容易,要想所有关卡都能稳过,必须得想点不一样的法子。

一次,他在溪水边喝水时,看到了水中自己的影子:因为数天长途跋涉,他已经成了一个胡子拉碴、骨瘦如柴的人了,接着他计上心头。

先在泥土里滚了又滚,又把衣服和裤子撕成碎长条,接着拿起石头猛地敲向了自己的门牙,直到敲碎四颗牙齿才停手。

再在路边捡过一个破篓子和破碗,把字典放在篓底,再把破碗放在上面。

再一看,哈哈,一个臭乞丐新鲜出炉。

等到第二天,摸着自己因为牙痛而肿胀的脸时,他就更满意了。

当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出现在关卡的时候,看到他猪头一样的脸,闻到他身上酸爽的味道时,所有人的哨兵都是捂住了鼻子,让他赶紧走。

就这样,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只用了6天时间,终于混过了重重关卡,来到了江西瑞金——中共中央所在的根据地。

25000里长征

再来说说中央苏区领导拿到了那份情报之后,十分严肃。

他们再结合近期国民党目前的活动轨迹,再对照情报上的内容,他们发现,国民党真的在实施“铁桶计划”,手段之残忍,范围之广泛,实在是细思恐极呀。

必须马上采取行动,不然绝对会被他们团灭。

应该如何行动呢?他们分析了多种可能性:

突围?

打仗要钱,只是当时的中央苏区赤字亏空严重,早已向江西借了公债400多万元钱,完全没有经济实力;

当时的江西人口约200万,但能上战场的男壮丁并不多,之前喊的口号“创建100万铁的红军”,根本没办法实现;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怎么突围?

保存实力,另辟蹊径?

其实很早以前,中央苏区就派遣了两支部队先去了解情况,试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丝希望。

一支是由乐少华、粟裕带头的抗日北上先遣队。他们原本想北上和方志敏的部队回合,但方志敏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他被俘。最后是粟裕带领仅剩的几百人突围进了山区,至今下落不明。

一支是由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他们已与贺龙的部队在贵州胜利会师 。

他们的成功,实际上给中央红军提前探了路。所有人一致认为,保存实力,另辟蹊径,才会有未来。

所以,只有走红六军团所走的路,主力军部队实施战略性转移,开始25000里长征,才是目前中央红军的唯一出路。

10月8日,红军的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来了个“角色互换”,地方部队留守阵地,主力部队前往于都、兴国、瑞金方向集结。

10月11日,临时组成中央分局,驻留苏区开展游击战,和国民党陈济棠部队秘密借道。

10月21日,主力部队成功突围之后,踏上长征征途。

最后的话

无独有偶,主力部队突围10天之后,国民党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于都、兴国、瑞金,直逼瑞金城下。

因此,如果没有莫雄同志的大义,还有项与年同志的英勇无畏,把这么“绝密”的情报送到中央红军的手中,可想而知,会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

难怪毛主席在1935年12月27日这样评价长征: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信息来源:四月网《刘统:究竟为什么要长征?》;澎湃新闻:《【红色故事汇⑤】项与年:自敲门牙扮乞丐的“特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项与年:装扮成叫花子的情报官》)

项与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