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信息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肾脏病学会、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官方发布、中国期刊《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年《中国慢性肾病流行病学报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手册(2023版)
人活一口气,肾却藏着“命的根”。很多人以为肾病是“年纪大了自然折旧”,或者“我又不喝酒抽烟,怎么会出问题?”其实真相远比想象的复杂。这篇文章,不是吓唬你,而是告诉你一个常年被忽略的事实:90%的肾病,早期竟然毫无征兆!
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到中晚期!今天就带大家“撩开肾病的面纱”,从头到脚、从西到中,一探究竟,揭开这场身体内部“静悄悄的战争”的真相。
一、肾,到底是个“啥角色”?肾脏,两个拳头大、豆子形的器官,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别看它低调,却是人体的“污水处理厂+电解质调度师+血压管理员+造血小工厂”。它主要负责:
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通过尿液排出;
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分泌肾素,调控血压;
制造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
激活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维持骨骼健康。
简而言之,肾出问题,等于身体的“下水道”堵了、血压乱了、血也不够了、骨头也虚了。
二、肾病的“潜伏之道”:为啥90%的人都不知道?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无感”!肾脏的代偿能力极强,哪怕一个肾坏了,另一个也能“加班加点”工作,维持正常指标。所以很多人常年“带病工作”不自知。
典型例子: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体检发现“肌酐略高”,医生建议复查。他自称“无任何不适”,半年后再次复查,已发展为慢性肾病三期,肾功能永久受损。
这正是肾病的狡猾之处:
没有疼痛
没有发热
没有尿急尿痛(早期)
甚至尿检都可能正常!
所以才说,肾病是“沉默的杀手”,发现时常已晚矣。
三、肾病的“幕后黑手”:到底谁在悄悄伤害我们的肾?肾病不是凭空而来,它的“仇人”其实就藏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1. 糖尿病:最爱“啃肾”的慢病之王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病的第一大元凶,占比接近40%。高血糖像一把“慢刀”,长期破坏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导致蛋白尿、肾功能下降。
关键问题是:
很多糖友没控制好血糖;
忽视定期尿蛋白检查;
直到肾功能下降才警觉。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2. 高血压:沉默的“压力锅”,一点点炸毁肾高血压患者中,至少1/5的人会发展为肾病。原因在于血压高会损坏肾小动脉,引起肾缺血、肾实质纤维化,最终肾衰。
特别是那些“早上血压高、晚上不降”的人,肾损伤风险更高!
建议:稳定血压在130/80以下,有肾病者更应控制在125/75以下。
3. 药物滥用:别拿肾当“试药田”这包括:
长期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庆大霉素、万古霉素)
保健品、偏方、草药不明来源的中药
建议:不滥药、有病去正规医院,避免“自己做医生”。
4. 感染反复:别小看感冒发烧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若处理不当,数年内可能转为慢性肾衰。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也会造成肾盂肾炎,尤其是女性。
5. 高盐饮食+熬夜+久坐不动=现代生活三大“肾杀手”高盐→升血压→伤肾血管;
熬夜→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肾负担加重;
久坐→代谢慢→尿液浓缩→更容易形成结石,堵住肾路。
四、肾病的“家谱”:从急性到慢性,谁是主角?1. 急性肾损伤(AKI)
多由感染、大出血、脱水、药物中毒等引起,发作快,若及时治疗可逆转。
2. 慢性肾病(CKD)
通常指肾功能持续3个月以上异常,分为五期,第五期就是“尿毒症”,必须透析或换肾。
3. 肾小球类疾病
如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
4. 肾小管疾病
涉及重吸收障碍、电解质紊乱,如范可尼综合症。
五、肾病的蛛丝马迹:如何“早发现”?别等症状来敲门,主动去找它!
5大早期信号:
尿泡沫多且久不消:提示蛋白尿;
眼睑、下肢轻微水肿:晨起尤明显;
尿频尿急尿少或夜尿多;
乏力、恶心、食欲下降;
高血压难以控制。
定期体检建议项目:尿常规(蛋白尿、血尿)
肾功能三项(肌酐、尿素氮、eGFR)
尿微量白蛋白
血压监测
肾脏B超(排查结构性疾病)
六、治疗肾病:中西结合,效果更佳西医治疗:控制原发病(糖尿病、高血压);
药物干预(ACEI/ARB类药物保护肾小球);
利尿剂减少水肿;
调节血脂、控制贫血、补充维生素D;
尿毒症阶段:透析或肾移植
中医调理: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与“脾”“肺”“肝”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病多属“湿热、虚劳、瘀滞”,通过辨证施治、调和阴阳、扶正固本,在缓解症状、防止复发方面有独特优势。
常见中药如黄芪、党参、茯苓、泽泻、地黄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七、日常防护:养肾就是养命!1. 低盐低蛋白饮食
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
尽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牛奶、鱼类;
肾病患者切忌高蛋白饮食(如大量吃肉、蛋白粉)!
2. 多喝水,勤排尿
成人每天建议1500~2000ml水;
有结石病史者更要多喝,防止结晶形成。
3. 控制“三高”是关键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每一样都可能是“肾的敌人”。
4. 少熬夜,注意休息
夜间是肾脏“修复时段”,过度用脑、长期熬夜容易使肾虚上身。
5. 避免乱吃药、保健品
一位老年人因服用“壮阳保健酒”,肾功能骤降,住进ICU。保健≠安全,天然≠无害!
八、总结:肾病其实可防,只要你用心!肾脏是沉默的器官,也是最不该被忽视的器官。别等身体“发通知”了才去查,一次简单的尿检,可能就是你与尿毒症之间的“最后防线”。
记住一句话:不是老了才得肾病,是你忽视的生活习惯,提前“掏空”了肾。
你有没有做过尿检?你身边有没有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引发肾病的亲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或者你对肾病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