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和亲,总是让人联想到汉唐与明朝,不过汉唐的频繁和亲与明朝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形成鲜明对比。那么,明朝又是为何不和亲呢?
小编倒觉得和亲不仅仅代表着一方面的示弱,还代表着两方的交好,以消耗最少资源的方式和平相处减少战乱。这么多好处罗列,为什么明朝拒绝和亲?
这要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朱元璋在最初起兵时打的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在推翻蒙古人统治的基础上再与其和亲?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么?且周围的民族都被朱元璋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和亲。
其次还是要感谢蒙古的,在大明王朝把蒙古驱逐回自己的老家的时候,彪悍的蒙古族利用武力扫荡了欧亚大陆,但凡成规模的政权几乎都瓦解屈服,所以在明朝的周边,除了残余的元朝余党,几乎没有强敌压境,因此和亲也失去意义。
不和亲有一条原因是建立在明朝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的,明朝军队装配有火枪、火铳等,后还配有各种重机炮,不仅能攻坚还能防御。军事实力给予的充分底气,不需要和亲。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明朝的“海禁”。它不像汉唐,野心勃勃,一心开拓疆土。更是没有汉高祖的“白登之围”。并且,对少数民族而言,与中央王朝和亲,意味着从此以后可以得到中央朝廷更多的赏赐,当与其他部族产生矛盾时,也可以得到中央王朝的支持或帮助。因此,对少数民族而言,和亲只是手段,和亲的背后是利益。可是明朝对外族外国是怎么做的?朝贡贸易、赏赐土地,外族外国不需要和亲就可以得到比和亲更大的利益。外族外国的首领又不对明朝公主非常感冒,完全没有必要呢。
以上就是明朝不和亲的种种原因了,欢迎喜欢明史的朋友补充,且小编个人还是很因这种“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的气节所感染,你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