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为什么要写作文?”
“老师要求写的啊!”
“考试有作文,而且作文分数60分呢!”
“我也不想写,可是没办法啊!这是作业。”
……
看看,你为什么讨厌写作文,因为你没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啊!
那就从我们学的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你还记得《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吗?作者小时候爬山遇到了困难,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顺利下山,从中得到了启示。你看,从自己的经历中经过思考得到了生活的启示,这个启示在今后的生活中很重要,作者想把它分享给大家。这就是他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了。这样的文章数不胜数啊,你可以从你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
你还记得莫怀戚的《散步》吗?他写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遇到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后来我机智的解决了这个分歧的故事。他由此发出“生命的感慨”,对“成熟的生命”肩上的责任有所思考,成了他写作此文的契机。你看平常的一件小事,有所感就会想表达。
你还记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吗?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他大骂特务的卑鄙无耻,号召人民起来反抗独裁争取民主!你看,当你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宣泄于口,付诸于笔。你的爱也好、恨也罢,愤怒、忧愁、高兴、嫉妒等等,一切的情绪宣泄都是你写作的理由和动机!不是有句话叫“愤怒出诗人”吗?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你还记得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吗?他塑造了一个因为酷爱新衣服而被两个骗子骗的团团转的皇帝,最后光着身子参加游行大典的故事。你看,安徒生看到当时的统治阶级腐败昏庸,用手中的笔创作了许多童话故事进行讽刺揭露。不平则鸣,就是这个道理。
你还记得培根的《谈读书》,朱光潜的《无言之美》、毛宁的《梦回繁华》等文章吗?它们都是对某专业进行研究之后写成的文章,其目的是向广大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介绍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此类文章以说明文和议论文居多。
你看,不同的文章都有不同的写作目的。你得知道人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啊。如果你要做阅读理解的话,记叙文就叫中心思想或者主题。通俗的讲就是作者通过写这件事,他要表达什么感情;议论文的话就叫中心论点,就是他要表达什么观点;说明文的话叫说明内容,就是作者要让你获得什么知识。
说了这么多,回到你写作文上来。再想想开头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写文章?你为什么不愿意写文章?你写文章时为什么觉得很痛苦?我想你会有答案了吧。
那么你可能会问:我不写文章行不行?
答案可能是不行。我说“可能”,是指你在工作以后,可能不需要你写作来表达自己了。但是鉴于你目前的身份是学生,不写肯定不行!因为你要考试,你要提高写作能力,你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写作是一种深度思考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组织、梳理和提炼,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不写作可能会减少这种深度思考的机会,限制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写作是记录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方式。通过写作,你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写作则可能导致知识的零散和遗忘,不利于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积累。
写作还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方式。作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读者通过阅读与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不写作会使这种思想交流的渠道变得狭窄,限制了人们获取不同观点和思想的机会,不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你看,明白了这些道理,会不会让你打消对写作的抵触心理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